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北斗和GPS的电力运维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第12-13页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3页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3-15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第17-30页
    2.1 整体需求概述第17-19页
        2.1.1 基础设备信息维护第17页
        2.1.2 设备报修管理第17页
        2.1.3 权限管理第17-18页
        2.1.4 运维调度管理第18页
        2.1.5 运维物料管理第18页
        2.1.6 运维人员现场维修管理第18页
        2.1.7 报表管理第18-19页
    2.2 功能需求分析第19-27页
        2.2.1 基本GIS系统第19-20页
        2.2.2 设备终端管理第20页
        2.2.3 运维人员管理第20页
        2.2.4 派单管理第20-21页
        2.2.5 数据同步第21页
        2.2.6 记录和回放运维人员轨迹路线第21页
        2.2.7 查询第21页
        2.2.8 统计第21页
        2.2.9 报表第21页
        2.2.10 专业运维人员定位第21页
        2.2.11 设备检修第21-22页
        2.2.12 导航第22页
        2.2.13 轨迹管理第22页
        2.2.14 故障诊断快查第22页
        2.2.15 基础信息维护需求分析第22-23页
        2.2.16 设备故障报修需求分析第23-26页
        2.2.17 权限管理需求分析第26页
        2.2.18 设备维修管理需求分析第26-27页
        2.2.19 物料管理需求分析第27页
        2.2.20 报表分析模块需求分析第27页
    2.3 建设原则第27-29页
        2.3.1 灵活性和扩展性第27-28页
        2.3.2 安全可靠性第28-29页
    2.4 性能需求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系统技术方案及系统总体设计第30-46页
    3.1 系统开发第30页
    3.2 技术架构第30-31页
    3.3 基于MVC的设计模式第31-32页
    3.4 模块划分及交互设计第32-35页
    3.5 系统平台架构第35-37页
    3.6 系统网络拓扑第37-39页
    3.7 软件逻辑构架第39-42页
    3.8 数据库的设计第42-45页
        3.8.1 数据库连接方式第42页
        3.8.2 数据库访问组件的设计第42-45页
    3.9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6-59页
    4.1 报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46-55页
        4.1.1 报修模块的实体关系模型设计第46-47页
        4.1.2 运维报修、调度数据库模型设计第47-50页
        4.1.3 报修、调度运维功能的实现第50-52页
        4.1.4 运维界面实现第52-55页
    4.2 系统权限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第55-58页
        4.2.1 系统权限管理功能的实体-关系模型图第55页
        4.2.2 权限功能模块数据库模型设计第55-56页
        4.2.3 权限控制模块的实现第56-57页
        4.2.4 权限控制模块的前台界面实现第57-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第59-73页
    5.1 系统测试策略第59-62页
        5.1.1 测试目标第59页
        5.1.2 测试原则第59-60页
        5.1.3 测试方法第60-61页
        5.1.4 测试控制模型第61-62页
    5.2 系统测试方案第62-70页
        5.2.1 测试环境配置第62页
        5.2.2 测试工具配置第62-63页
        5.2.3 测试用例设计第63-70页
    5.3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测试报告第70-72页
        5.3.1 多用户登录系统并发操作测试第70-71页
        5.3.2 测试多个用户同时对系统进行压力操作系统的性能第71-72页
    5.4 测试结果分析第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页
    6.2 个人收获第73页
    6.3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件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江苏省初中优质课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