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溶胶—凝胶法制备滲流型BaTiO3/Ni0.5Zn0.5Fe2O4复相陶瓷及其电磁性能改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39页
    2.1 多铁性概述第17-20页
    2.2 多铁材料第20-27页
        2.2.1 单相多铁材料第21-22页
        2.2.2 复相多铁材料第22-25页
        2.2.3 多铁材料中的耦合效应及应用第25-27页
    2.3 有效介质理论、经典渗流理论和混合介电模型第27-32页
        2.3.1 介电理论的发展历史简介第27页
        2.3.2 有效介质理论第27-29页
        2.3.3 经典渗流理论——有效输运性能的渗流判据及标度关系第29-32页
        2.3.4 混合介电模型第32页
    2.4 渗流型复相材料第32-36页
        2.4.1 以纯导电相为填充相的单渗流型复相材料第32-34页
        2.4.2 以半导相为填充相的单渗流型复相材料第34-35页
        2.4.3 双渗流型复相材料第35页
        2.4.4 渗流型复相材料的介电损耗在渗流阈值处的行为第35-36页
    2.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6-39页
第三章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第39-53页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9-40页
        3.1.1 实验原料第39页
        3.1.2 制备样品的实验设备及器材第39-40页
    3.2 样品制备方法第40-43页
        3.2.1 常规烧结法制备BTO/NZFO复相陶瓷第40-41页
        3.2.2 临界烧结快冷法制备具有原位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第41-42页
        3.2.3 低活性前驱体共烧法制备以PBO玻璃相为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第42-43页
    3.3 样品结构和形貌表征第43-44页
        3.3.1 X射线衍射(XRD)第43页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3页
        3.3.3 X射线电子能谱仪(EDS)第43-44页
        3.3.4 致密度测试第44页
    3.4 介电性能表征第44-46页
        3.4.1 电极的制备第44页
        3.4.2 复介电常数频谱测试第44-45页
        3.4.3 复介电常数温谱测试第45页
        3.4.4 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频谱测试第45页
        3.4.5 不同温度下的阻抗谱测试第45-46页
    3.5 磁性能表征第46-47页
        3.5.1 交流磁导率频谱测试第46页
        3.5.2 不同温度下的磁滞回线测试第46-47页
        3.5.3 零场冷-场冷(ZFC-FC)测试第47页
    3.6 电磁性能的实验数据拟合与理论计算第47-53页
        3.6.1 混合介电模型的实验数据拟合及各分量的理论计算第47-50页
        3.6.2 磁导率频谱的实验数据拟合及各分量的理论计算第50-51页
        3.6.3 用MG模型和BH方程计算复相材料的有效输运性能第51-53页
第四章 常规烧结法制备BTO/NZFO复相陶瓷的形成机理与显微结构-性能关联第53-83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常规烧结法制备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相组成第54-61页
    4.3 常规烧结法制备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微结构第61-68页
    4.4 常规烧结法制备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致密化条件第68-72页
    4.5 影响BTO/NZFO复相陶瓷电磁性能的几个显微结构参数第72-81页
        4.5.1 晶粒尺寸第72-74页
        4.5.2 晶间连接度第74-76页
        4.5.3 界面数量第76-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常规烧结法制备的BTO/NZFO复相陶瓷中的渗流磁效应第83-101页
    5.1 引言第83-84页
    5.2 常规烧结法制备的BTO/NZFO复相陶瓷中的拓扑结构转变第84-87页
    5.3 常规烧结法制备的BTO/NZFO复相陶瓷中的渗流磁效应第87-99页
        5.3.1 初始磁导率在渗流阈值附近的临界行为第87-94页
        5.3.2 矫顽力在渗流阈值附近的临界行为第94-96页
        5.3.3 BTO/NZFO复相陶瓷的磁性能在渗流前后的变化第96-99页
    5.4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六章 常规烧结法制备的BTO/NZFO复相陶瓷中的伪渗流效应第101-117页
    6.1 引言第101页
    6.2 BTO/NZFO复相陶瓷中的电导率偏移现象第101-109页
    6.3 BTO/NZFO复相陶瓷中的介电常数偏移与渗流判据失效第109-111页
    6.4 NZFO相的半导性对BTO/NZFO复相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第111-115页
    6.5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七章 具有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形成机理第117-143页
    7.1 引言第117-118页
    7.2 三步烧结快冷法制备BTO/NZFO复相陶瓷第118-125页
    7.3 临界烧结快冷法制备具有原位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形成机理第125-131页
    7.4 低活性前驱体共烧法制备以PBO玻璃相为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形成机理第131-137页
    7.5 不同PBO玻璃相含量对具有外掺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形成的影响第137-141页
    7.6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八章 具有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电磁性能第143-165页
    8.1 引言第143页
    8.2 具有原位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电磁性能第143-148页
    8.3 原位隔离阻挡层为非晶态时的介电异常现象第148-153页
        8.3.1 电导率异常第148-150页
        8.3.2 不同温度下的介电性能第150-152页
        8.3.3 介电温谱宽化第152-153页
    8.4 以PBO玻璃相为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电磁性能第153-159页
        8.4.1 介电性能第153-156页
        8.4.2 磁性能第156-159页
    8.5 PBO含量对具有外掺隔离阻挡层的BTO/NZFO复相陶瓷的电磁性能的影响第159-163页
        8.5.1 PBO含量对介电性能的影响第159-161页
        8.5.2 PBO含量对磁性能的影响第161-163页
    8.6 本章小结第163-165页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65-169页
    9.1 研究总结第165-167页
    9.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和展望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80页
致谢第180-181页
个人简历第181-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82-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镍磷化合物负极材料的结构调制及其电化学改性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