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易修复偏心支撑框架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引言第11页
        1.1.2 “功能可恢复结构”概念第11-12页
        1.1.3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力学特性第12页
        1.1.4 工程背景介绍第12-13页
    1.2 偏心支撑框架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综述第15-17页
        1.2.3 功能可恢复偏心支撑框架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9-23页
第二章 可更换耗能梁段试验研究第23-43页
    2.1 概述第23页
    2.2 可更换耗能梁段构造及优越性第23-25页
    2.3 试验概述第25-30页
        2.3.1 试验目的第25页
        2.3.2 试件设计第25-26页
        2.3.3 试验加载方案第26-29页
        2.3.4 试验测试方案第29-30页
    2.4 试验结果第30-35页
        2.4.1 试件D800试验结果第30-31页
        2.4.2 试件K600试验结果第31-33页
        2.4.3 试件D600试验结果第33页
        2.4.4 试件K800试验结果第33-34页
        2.4.5 试验现象小结第34-35页
    2.5 试验结果分析第35-41页
        2.5.1 K型试件连接盖板滑移分析第35-36页
        2.5.2 试件D600内端板翘曲现象分析第36-37页
        2.5.3 试件D800应变分析第37-38页
        2.5.4 骨架曲线第38页
        2.5.5 刚度退化第38-39页
        2.5.6 能量耗散第39-40页
        2.5.7 等效粘滞系数第40-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1-43页
第三章 可更换耗能梁段数值模拟第43-53页
    3.1 概述第43页
    3.2 试件D800数值模拟第43-47页
        3.2.1 有限元模型概述第43页
        3.2.2 材料属性第43-44页
        3.2.3 连接部位精细化建模第44页
        3.2.4 非线性接触模拟第44-45页
        3.2.5 分析步设置第45页
        3.2.6 网格划分第45页
        3.2.7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45-47页
    3.3 试件K600数值模拟第47-49页
    3.4 试件D600数值模拟第49-50页
    3.5 试件K800数值模拟第50-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2-53页
第四章 可更换耗能梁段参数研究第53-73页
    4.1 概述第53页
    4.2 可更换耗能梁段构造优化第53-54页
    4.3 可更换耗能梁段力学特性分析第54-56页
    4.4 可更换耗能梁段参数分析第56-66页
        4.4.1 基准模型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第56-59页
        4.4.2 连接构造分析第59-61页
        4.4.3 高强钢外框构造分析第61-63页
        4.4.4 软钢板高厚比分析第63-65页
        4.4.5 软钢板材性分析第65-66页
    4.5 可更换耗能梁段构造优化试验第66-69页
        4.5.1 试件设计第66-67页
        4.5.2 试验加载方案第67-68页
        4.5.3 试验测量方案第68页
        4.5.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8-69页
    4.6 可更换耗能梁段设计流程第69-70页
    4.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1-73页
第五章 易修复偏心支撑框架数值模拟第73-87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易修复偏心支撑框架设计原则第73-75页
    5.3 易修复偏心支撑框架模型设计与建立第75-80页
        5.3.1 模型设计第75-77页
        5.3.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77-80页
    5.4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第80-85页
        5.4.1 可更换耗能梁段弹性刚度对结构基本周期影响第80-81页
        5.4.2 易修复偏心支撑框架“推覆-卸载-腹板移除”分析第81-83页
        5.4.3 易修复偏心支撑框架弹塑性时程分析第83-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6.1 全文总结第87-88页
    6.2 研究展望第88-89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生物传感细胞构建及环境介质遗传毒性表征研究
下一篇:含区间不确定性参数的风电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