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初探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1 城市生态的重视第9页
        1.1.2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协同的需求第9页
        1.1.3 生态导向的滨水空间规划应用性研究缺乏第9页
    1.2 研究对象、目标与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对象第9-10页
        1.2.2 研究目的第10页
        1.2.3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0-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研究框架第12-1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第13-19页
    2.1 相关概念梳理第13-14页
        2.1.1 生态第13页
        2.1.2 城市滨水空间第13-14页
        2.1.3 活力第14页
    2.2 滨水空间研究综述第14-17页
        2.2.1 国外滨水空间理论研究综述第14-15页
        2.2.2 国内滨水空间理论研究综述第15-16页
        2.2.3 国际性滨水区会议研究第16-17页
    2.3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三章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理论研究第19-32页
    3.1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成功经验研究第19-24页
        3.1.1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理论经验研究第19-20页
        3.1.2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典型案例研究第20-24页
    3.2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维度建构第24-30页
        3.2.1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维度概述第24-25页
        3.2.2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评价指标解析第25-30页
        3.2.3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第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南京滨水空间现状及活力评价研究第32-51页
    4.1 研究案例选取第32-33页
    4.2 南京滨水空间发展现状分析第33-46页
        4.2.1 水系与生态环境第33-36页
        4.2.2 水系与滨水活动第36-40页
        4.2.3 水系与城市发展第40-46页
    4.3 多维度综合评价分析第46-48页
    4.4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策略探讨第48-49页
        4.4.1 生态维度——注重滨水自然资源的适宜性利用第48-49页
        4.4.2 活动维度——促进滨水开放空间的系统性构建第49页
        4.4.3 功效维度——加强滨水用地布局的复合性规划第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应用实践:谷阳湖地区城市设计第51-57页
    5.1 项目背景与概况第51页
        5.1.1 规划背景第51页
        5.1.2 项目概况第51页
    5.2 现状解析第51-52页
        5.2.1 生态景观第51-52页
        5.2.2 环境特色第52页
        5.2.3 用地布局第52页
    5.3 规划策略第52-55页
        5.3.1 构建适宜性的滨水景观环境第52-53页
        5.3.2 构建复合性的滨水城市功能第53-54页
        5.3.3 构建系统性的滨水公共空间第54-55页
    5.4 规划方案建设第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第57-59页
    6.1 结论与成果第57页
    6.2 缺陷与不足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1. 专著第61页
    2. 期刊文章第61-62页
    3. 学位论文第62-65页
附录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南京四牌楼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下一篇:大城市绿带城乡空间演变研究--以石家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