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陆校园青春电影模式化研究(2010-2015)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7页 |
第一章 大陆校园青春电影“模式化”的生成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流变 | 第17-21页 |
一、集体与革命的书写 | 第17-18页 |
二、个体与边缘的诉说 | 第18-20页 |
三、校园青春电影的起步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模式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21-25页 |
一、转折点的诞生 | 第21-22页 |
二、模式化的形成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模式化表现 | 第25-40页 |
第一节 遮蔽青春的怀旧叙事策略 | 第25-32页 |
一、故事类型的单一性 | 第25-27页 |
二、时空的二元对立性 | 第27-29页 |
三、叙述视角的消费性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小清新”风格的视听语言 | 第32-40页 |
一、清新的视觉呈现 | 第33-35页 |
二、明快的剪辑节奏 | 第35-37页 |
三、流行的听觉演绎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模式化成因 | 第40-58页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合流 | 第40-48页 |
一、观影群体与后亚文化时代的青春文化 | 第41-46页 |
二、怀旧面纱下的青春消费与“缝合”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新媒介生态下的产业体制变革 | 第48-54页 |
一、“80后”文学与热门IP的影视化改编 | 第49-51页 |
二、“新部族”与大数据支持下的电影“众创” | 第51-54页 |
第三节 转型期青春电影类型的探索与电影审查 | 第54-58页 |
一、作为类型阶段性表征的模式化 | 第54-55页 |
二、国产电影的审查与影片创作 | 第55-58页 |
结语: 关于大陆校园青春电影模式化的反思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