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背景 | 第10-12页 |
1.1.2 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2-18页 |
1.2.1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 第12-15页 |
1.2.2 产业集聚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3 临空经济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3 基本框架 | 第20页 |
1.3.4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第22-25页 |
2.1.1 区位理论 | 第22-23页 |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2.1.3 新经济地理学 | 第24-25页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5-26页 |
2.3 创新理论 | 第26-28页 |
3 衡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28-32页 |
3.1 农业大县地位突出 | 第28-29页 |
3.1.1 传统农业基础夯实 | 第28页 |
3.1.2 现代农业开始发展 | 第28-29页 |
3.1.3 新农村建设初成规模 | 第29页 |
3.2 经济规模逐渐壮大 | 第29-30页 |
3.2.1 工业发展开始加快 | 第29页 |
3.2.2 服务业发力于县城 | 第29-30页 |
3.2.3 产业结构有所改观 | 第30页 |
3.3 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 第30-32页 |
3.3.1 财政实力增强 | 第30-31页 |
3.3.2 人民生活改善 | 第31页 |
3.3.3 民生问题得以改善 | 第31-32页 |
4 衡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第32-41页 |
4.1 衡南县经济发展的优势 | 第32-36页 |
4.1.1 独特的区位优势 | 第32页 |
4.1.2 丰富的资源优势 | 第32-34页 |
4.1.3 优越的人文优势 | 第34-35页 |
4.1.4 良好的政策优势 | 第35-36页 |
4.2 衡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 | 第36-41页 |
4.2.1 城镇化水平低下 | 第36页 |
4.2.2 工业集群效应不足 | 第36-38页 |
4.2.3 现代农业发展缓慢 | 第38-39页 |
4.2.4 第三产业水平落后 | 第39-41页 |
5 南岳机场建设对衡南县域经济的影响 | 第41-50页 |
5.1 南岳机场概况 | 第41-43页 |
5.1.1 南岳机场建设是顺应我国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 第41-42页 |
5.1.2 南岳机场是大湘南地区开放发展的平台 | 第42-43页 |
5.1.3 南岳机场是衡阳临空经济的崛起的样板 | 第43页 |
5.2 促成衡南临空经济的发展 | 第43-46页 |
5.2.1 临空产业圈层布局开始形成 | 第43-44页 |
5.2.2 临空产业集聚加快 | 第44-45页 |
5.2.3 高新产业开始孕育 | 第45-46页 |
5.3 促成服务业的腾飞 | 第46-48页 |
5.3.1 传统服务业优化转型 | 第46-47页 |
5.3.2 现代服务业开始起步 | 第47页 |
5.3.3 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47-48页 |
5.4 临空经济推进城镇化 | 第48-50页 |
5.4.1 大交通促进衡南融城 | 第48页 |
5.4.2 产业市场对接推进衡南融城 | 第48-49页 |
5.4.3 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 | 第49-50页 |
6 借力南岳机场促进衡南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 第50-57页 |
6.1 科学规划布局临空产业经济带 | 第50-51页 |
6.1.1 初期围绕临空经济核心区做好文章 | 第50-51页 |
6.1.2 做好做大衡南县域内的临空经济集聚区 | 第51页 |
6.1.3 长远布局临空经济辐射区 | 第51页 |
6.2 大力发展航空运输物流业 | 第51-53页 |
6.2.1 做大做强云集空港物流园 | 第52-53页 |
6.2.2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物流园区 | 第53页 |
6.2.3 创建发展云集商贸物流园区 | 第53页 |
6.3 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 | 第53-56页 |
6.3.1 强化文化旅游 | 第54-55页 |
6.3.2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 | 第55页 |
6.3.3 大力发展生态养生旅游 | 第55-56页 |
6.3.4 大力开发乡村运动旅游 | 第56页 |
6.4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 第56-57页 |
6.4.1 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 | 第57页 |
6.4.2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第57页 |
6.4.3 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 | 第57页 |
7 结束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