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2.1 空间对象查询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并行索引及查询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点 | 第12-13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第15-26页 |
| 2.1 空间数据库概述 | 第15-16页 |
| 2.2 传统空间索引方法的概述 | 第16-17页 |
| 2.3 查询相关介绍 | 第17-21页 |
| 2.3.1 R树索引数据结构 | 第17-18页 |
| 2.3.2 空间数据查询 | 第18-21页 |
| 2.4 空间数据划分概述 | 第21-23页 |
| 2.5 Hilbert R树空间索引 | 第23-25页 |
| 2.5.1 Hilbert曲线 | 第23-24页 |
| 2.5.2 Hilbert R树 | 第24-2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系统并行处理概述 | 第26-35页 |
| 3.1 并行计算概述 | 第26-31页 |
| 3.1.1 共享内存多处理器 | 第26-27页 |
| 3.1.2 集群并行计算机 | 第27-28页 |
| 3.1.3 混合并行计算机 | 第28-30页 |
| 3.1.4 共享内存、集群、混合的利弊 | 第30-31页 |
| 3.1.5 并行编程库 | 第31页 |
| 3.2 并行消息传递 | 第31-34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Master-Worker模式的Hilbert-R树索引的设计 | 第35-45页 |
| 4.1 Master-Worker概述 | 第35-36页 |
| 4.2 负载均衡 | 第36-37页 |
| 4.3 Hilbert R树编码方法 | 第37-38页 |
| 4.4 基于Master-Worker模式的Hilbert-R树的构建 | 第38-44页 |
| 4.4.1 基于Master-Worker模式的设计 | 第38-40页 |
| 4.4.2 空间索引结构的构建与维护 | 第40-43页 |
| 4.4.3 基于Master-Worker模式的具体实现算法 | 第43-4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基于Hilbert特性的空间查询改进算法 | 第45-53页 |
| 5.1 范围查询 | 第45-49页 |
| 5.2 最近邻查询 | 第49-52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实验分析 | 第53-61页 |
| 6.1 系统实现 | 第53-56页 |
| 6.1.1 系统开发工具 | 第53页 |
| 6.1.2 系统框架 | 第53-54页 |
| 6.1.3 并行Java集群操作 | 第54-55页 |
| 6.1.4 系统实现 | 第55-56页 |
| 6.2 实验分析 | 第56-60页 |
| 6.2.1 结点容量对Hilbert R树性能的影响 | 第56页 |
| 6.2.2 范围查询实验评估 | 第56-58页 |
| 6.2.3 最近邻查询实验评估 | 第58-60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7.1 总结 | 第61页 |
| 7.2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