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转新闻的媒介伦理探析--以2013-2016年度“新闻反转剧”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设计 | 第14-16页 |
一、案例分析法 | 第14-15页 |
二、文献分析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反转新闻出现的背景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媒介环境的变化 | 第16-19页 |
一、媒介技术的革新 | 第16-17页 |
二、移动终端多元化 | 第17-18页 |
三、微传播变主流化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变 | 第19-22页 |
一、新闻视频直播 | 第19-20页 |
二、新闻生产碎片化 | 第20页 |
三、新闻生产大众化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反转新闻现象的分析 | 第22-34页 |
第一节 案例选取与概述 | 第22页 |
第二节 反转新闻的类型 | 第22-25页 |
一、官方介入式反转 | 第22-23页 |
二、公众参与式反转 | 第23-24页 |
三、媒体主导式反转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反转新闻形成的模式 | 第25-27页 |
一、新闻预设与刻板印象不谋而合 | 第25-26页 |
二、媒体跟风报道,盲目下定论 | 第26页 |
三、未知真相的受众表态,使得舆论偏颇 | 第26-27页 |
四、事件经核实后戏剧性反转 | 第27页 |
第四节 反转新闻形成的原因 | 第27-34页 |
一、新闻来源的因素 | 第27-29页 |
二、媒介报道因素 | 第29-33页 |
三、受众的因素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反转新闻带来的正负效应 | 第34-38页 |
第一节 反转新闻带来的积极效应 | 第34-36页 |
一、引起受众关注,促使事实真相浮现 | 第34-35页 |
二、揭示社会问题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反转新闻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36-38页 |
一、侵犯当事人隐私 | 第36页 |
二、带来群体的极化 | 第36-37页 |
三、损坏媒体公信力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反转新闻的媒介伦理探析 | 第38-41页 |
第一节 同情弱者与平衡报道的冲突 | 第38页 |
第二节 追求时效与保证真实的冲突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迎合受众与引导舆论的冲突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