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研究述评 | 第11-16页 |
一、动词活用类型研究述评 | 第11-12页 |
二、动词活用今译模式研究述评 | 第12-16页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第16页 |
一、学术价值 | 第16页 |
二、应用价值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一、搜集语料 | 第17页 |
二、今译模式概括 | 第17页 |
三、今译模式验察 | 第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定量调查法 | 第17-18页 |
二、多维分析法 | 第18页 |
三、系统概括法 | 第18页 |
四、语料验察法 | 第18页 |
第五节 参考材料和验察语料说明 | 第18-20页 |
一、今译模式概括所据活用词例参考材料 | 第18-19页 |
二、验察语料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动词活用作名词今译模式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词组译式 | 第20-26页 |
一、行为+结构助词+事物 | 第20-23页 |
二、介词(被)+行为+结构助词(的)+事物 | 第23-24页 |
三、助动词(应)+行为+结构助词(之)+具体事物(不定物) | 第24页 |
四、加“者、所”构成固定结构的今译模式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语词译式 | 第26-29页 |
一、从语词构成角度对今译模式的概括 | 第26-28页 |
二、动词活用作名词中难以模式化概括的情况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动词活用作名词今译模式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一般动词活用作特殊动词的今译模式 | 第30-38页 |
第一节 一般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的今译模式 | 第30-35页 |
一、一般动词活用作使动的词组译式 | 第30-33页 |
二、“一般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的语词译式 | 第33-34页 |
三、一般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今译模式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一般动词活用作为动动词的今译模式 | 第35-38页 |
一、一般动词活用作为动动词的词组译式 | 第35-37页 |
二、一般动词活用作为动动词今译模式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动词活用今译模式的事实性验察 | 第38-53页 |
第一节 选取《吕氏春秋》中语料对今译模式的事实性验察 | 第38-43页 |
一、一般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词今译模式验察 | 第39-43页 |
二、一般动词活用作为动动词词今译模式验察 | 第43页 |
第二节 选取《左传》中语料对今译模式的事实性验察 | 第43-45页 |
一、一般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词今译模式验察 | 第43-45页 |
第三节 选取《孟子》中语料对今译模式的事实性验察 | 第45-48页 |
一、陈蒲清的《<孟子>注译》 | 第45-47页 |
二、刘方元的《<孟子>今译》 | 第47-48页 |
三、不同译注本的《孟子》对比 | 第48页 |
第四节 选取《史记》中语料对今译模式的事实性验察 | 第48-51页 |
一、一般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今译模式验察 | 第49-50页 |
二、一般动词活用作为动动词今译模式验察 | 第50-51页 |
第五节 动词活用今译模式事实性验察小结 | 第51-53页 |
一、各著作中活用词的活用义与今译模式的符合情况统计 | 第51页 |
二、对动词活用今译模式事实性验察的思考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6页 |
一、全文所及动词活用今译模式总结 | 第53-54页 |
二、全文的主要结论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表1 | 第59-61页 |
附表2 | 第61-64页 |
附表3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