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文章可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1.5.1 文章可能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文章存在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1 贫困 | 第20-21页 |
2.1.2 农民合作社 | 第21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2.2.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2.3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广西贫困户参与农民合作社的需求与困境 | 第24-40页 |
3.1 广西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必要性 | 第24-28页 |
3.1.1 广西贫困问题仍较大 | 第24-25页 |
3.1.2 广西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 | 第25-27页 |
3.1.3 贫困户加入农民合作社的益处 | 第27-28页 |
3.2 广西贫困户对农民合作社的需求分析 | 第28-32页 |
3.2.1 贫困户生计与收入分析 | 第28-29页 |
3.2.2 贫困户对农民合作社态度 | 第29-30页 |
3.2.3 贫困户对农民合作社需求 | 第30-32页 |
3.3 广西贫困户参与农民合作社方式 | 第32-36页 |
3.3.1 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或出租土地 | 第32-33页 |
3.3.2 贫困劳动力被合作社所雇佣 | 第33-34页 |
3.3.3 贫困户分享外部资金股份收益权 | 第34-35页 |
3.3.4 贫困户获得合作社多元化服务 | 第35-36页 |
3.4 广西贫困户参与农民合作社困境 | 第36-40页 |
3.4.1 贫困户土地少且不愿意入股农民合作社 | 第36页 |
3.4.2 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且素质较低 | 第36-37页 |
3.4.3 贫困户缺少资金且贷款难 | 第37-38页 |
3.4.4 农民合作社自身规模小且抗风险能力弱 | 第38-39页 |
3.4.5 合作社运营机制不规范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广西贫困户参与农民合作社的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54页 |
4.1 样本的选取与基本情况 | 第40-42页 |
4.1.1 样本的选取 | 第40-41页 |
4.1.2 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41-42页 |
4.2 指标的选取与建立 | 第42-47页 |
4.2.1 理论假设 | 第42-43页 |
4.2.2 指标的选取 | 第43-44页 |
4.2.3 变量的基本特征 | 第44-47页 |
4.3 模型的修正与检验 | 第47-50页 |
4.3.1 模型的选取 | 第47-48页 |
4.3.2 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4.3.3 模型的检验 | 第48-50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4.5 总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提升广西贫困户参与合作社脱贫建议 | 第54-59页 |
5.1 立足贫困户具体情况,丰富贫困户参与形式 | 第54-55页 |
5.2 完善信用体系,“贷”动贫困户脱贫 | 第55页 |
5.3 帮扶合作社与企业对接,延长产业链 | 第55-56页 |
5.4 帮助开展社区辅导员培训以及角色定位 | 第56页 |
5.5 建立困难反映机制,维护社员利益 | 第56-57页 |
5.6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合作社运营 | 第57页 |
5.7 提高经营能力,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 第57-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表一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