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成人教育、业余教育论文--农民业余教育论文

农村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福建省三所职业院校的调查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9-15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5页
2 农村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概述第15-2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农村职业教育第15页
     ·半工半读第15-16页
     ·培养模式第16页
   ·我国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历史回顾第16-20页
     ·我国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发展状况第16-18页
     ·建国后两次实施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第18-20页
   ·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理论支撑体系第20-22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第20页
     ·合作教育理论第20-21页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第21-22页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第22-24页
3 国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状况和经验借鉴第24-31页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第24-26页
   ·美国的“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第26-27页
   ·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模式第27-28页
   ·国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28-31页
     ·合理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确立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第28-29页
     ·创建不同层次、学制灵活、类型多样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第29页
     ·深化改革,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第29-31页
4 农村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调查与分析第31-40页
   ·福建省农村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发展的背景第31页
   ·福建省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个案调查第31-34页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32页
     ·学校、学生参与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动机情况第32-33页
     ·学生参与半工半读的自我评价第33页
     ·半工半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第33-34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34-37页
     ·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第34-35页
     ·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与职业院校的发展第35-36页
     ·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第36-37页
   ·农村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政策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第37-38页
     ·教学机制方面有待加强第38页
     ·企业参与半工半读的积极性差第38-40页
5 有效实施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第40-44页
   ·加大各级政府对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宣传与引导第40页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环境第40页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开展第40页
   ·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第40-41页
   ·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第41-42页
   ·学生积极适应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第42页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第42-44页
6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农村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调查问卷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建福州学习型城市的探索
下一篇:论农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基于农民现代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