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家风育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1-21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五)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六)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七)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八)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一、廉洁家风育人的时代背景 | 第21-26页 |
(一) 廉洁时代呼唤廉洁家风 | 第21-22页 |
1. 党情向纯的要求 | 第21-22页 |
2. 国情向廉的诉求 | 第22页 |
3. 民情向善的呼求 | 第22页 |
(二) 文化时代注重培育廉洁意识 | 第22-24页 |
1. 建设现代廉洁家园的需求 | 第23页 |
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求 | 第23-24页 |
(三) 大众齐心反腐倡廉的时代 | 第24-26页 |
1. 说祸论起枕边人 | 第24页 |
2. 为却子孙葬清白 | 第24-26页 |
二、廉洁家风的内涵与价值 | 第26-30页 |
(一) 廉洁家风的概念 | 第26页 |
(二) 廉洁家风的要求 | 第26-27页 |
1. 安身立命用正直 | 第27页 |
2. 人格屏障树清白 | 第27页 |
3. 处世持久论公平 | 第27页 |
(三) 廉洁家风的价值 | 第27-30页 |
1. 廉洁行为日常化 | 第28页 |
2. 廉洁教育生活化 | 第28页 |
3. 廉洁思想融合化 | 第28-29页 |
4. 廉洁家风常态化 | 第29-30页 |
三、廉洁家风具有育人功能的理论依据 | 第30-37页 |
(一) 理论指导 | 第30-32页 |
1.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 第30-31页 |
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31-32页 |
(二) 理论依据 | 第32-37页 |
1. 马克思家庭教育思想 | 第33页 |
2. 习近平廉洁家风思想 | 第33-34页 |
3. 中国传统文化齐家思想 | 第34-37页 |
四、当前廉洁家风育人困境及原因 | 第37-41页 |
(一) 廉洁家风育人困境 | 第37-39页 |
1. 廉洁家风育人主渠道引导力尚弱 | 第37页 |
2. 家校廉洁教育合力缺少 | 第37-38页 |
3. 家社廉洁教育联动力不足 | 第38页 |
4. 党内廉洁家风引擎力不大 | 第38-39页 |
(二) 廉洁家风育人困境的原因 | 第39-41页 |
1. 廉洁家风教育主体问题 | 第39页 |
2. 廉洁家风教育客观原因 | 第39-41页 |
五、廉洁家风育人的实践路径 | 第41-48页 |
(一) 注重发挥廉洁家风育人领航力 | 第41-43页 |
1. 提升个人廉洁意识 | 第41页 |
2. 提高父母自身廉洁修养 | 第41-42页 |
3. 建立各方廉洁家庭关系 | 第42-43页 |
4. 建立廉洁家规家训 | 第43页 |
(二) 深入发掘家校廉洁教育合力 | 第43-45页 |
1. 推动家校廉洁教育互动化 | 第43-44页 |
2. 实现家校廉洁教育融合化 | 第44页 |
3. 挖掘家校廉洁教育多渠道化 | 第44-45页 |
4. 注重家校廉洁教育实践化 | 第45页 |
(三) 发挥廉洁家风与廉洁社风育人同心力 | 第45-46页 |
1. 营造廉洁舆论氛围 | 第45页 |
2. 形成廉洁社会风气 | 第45-46页 |
3. 推进家社合作同育人 | 第46页 |
(四) 构建廉洁党风对廉洁家风育人引领力 | 第46-48页 |
1.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家风榜样作用 | 第46-47页 |
2. 普通党员廉洁党性修养示范作用 | 第47-48页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之间发表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