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7-11页 |
(一) 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 第7页 |
1. 选题缘由 | 第7页 |
2. 选题价值 | 第7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2.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一、大数据时代含义与特征研究 | 第11-14页 |
(一) 大数据时代含义 | 第11-12页 |
1. 大数据 | 第11页 |
2.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 第11页 |
3. 信息增长的需求 | 第11-12页 |
(二) 大数据时代特征与功能 | 第12-14页 |
1.一切将被数据化 | 第12页 |
2. 数据预测未来 | 第12-13页 |
3. 数据的控制力 | 第13-14页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4-20页 |
(一) 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之源: 古典劳动价值论 | 第14-16页 |
1. 威廉·配第: 劳动时间决定“自然价格” | 第14页 |
2. 亚当·斯密: 科学而庸俗的劳动价值论 | 第14-15页 |
3. 大卫·李嘉图: 资产阶级视野下劳动价值论的最高峰 | 第15-16页 |
(二) 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形成 | 第16-17页 |
1. 马克思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 第16页 |
2. 马克思对价值论的探索 | 第16-17页 |
3. 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形成 | 第17页 |
(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渊源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 劳动创造价值 | 第17页 |
2.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价值二重性 | 第17-18页 |
3. 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理论 | 第18-19页 |
(四) 从“物质生产领域”考察到对大数据时代的研究:现代劳动价值论的建构 | 第19-20页 |
三、大数据时代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与机遇 | 第20-25页 |
(一) 大数据时代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 第20-21页 |
(二) 大数据时代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 | 第21-23页 |
1. 要素价值论 | 第21-22页 |
2. 创新价值论 | 第22-23页 |
(三) 大数据时代对劳动价值论的机遇 | 第23-25页 |
1. 丰富理论新含义 | 第23-24页 |
2. 增添理论的时代性内容 | 第24-25页 |
四、大数据时代中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 第25-31页 |
(一) 大数据时代劳动论的新内涵 | 第25-28页 |
1. 大数据时代劳动分工的丰富化和复杂性 | 第25-27页 |
2. 大数据时代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 第27-28页 |
3. 大数据时代劳动的新意义 | 第28页 |
(二) 大数据时代劳动价值论的新视野 | 第28-31页 |
1. 劳动创造财富的新变化 | 第28-29页 |
2.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与最终共富目标 | 第29-31页 |
五、大数据时代坚持劳动价值论意义与实践路径研究 | 第31-34页 |
(一) 大数据时代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 第31-32页 |
1. 坚持劳动价值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31页 |
2. 坚持劳动价值论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 第31-32页 |
(二) 大数据时代下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实践路径 | 第32-34页 |
1. 我国大数据产业应用现状与不足 | 第32-33页 |
2. 实践路径探索 | 第33-34页 |
结束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