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多种新能源接入的地区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2章 新能源接入对地区电网无功电压影响分析第15-21页
    2.1 新能源接入地区电网无功源的特点第15-16页
    2.2 潮流方向对节点电压的影响第16-17页
    2.3 不同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特性的无功电压分析第17-20页
        2.3.1 典型负荷特性第17-18页
        2.3.2 综合光伏出力的等效负荷特性第18页
        2.3.3 综合风电场出力的等效负荷特性第18-19页
        2.3.4 新能源电站出力特性对并网点电压的影响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不同无功电压控制手段的效果分析第21-36页
    3.1 负荷模型对无功电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第21-29页
        3.1.1 传统变电站无功电压的控制策略第21-25页
        3.1.2 对无功补偿量的影响第25-28页
        3.1.3 对变压器分接头调节的影响第28-29页
    3.2 新能源厂站的无功电压控制分析第29-35页
        3.2.1 新能源出力变化第30-32页
        3.2.2 无功补偿量变化第32-33页
        3.2.3 风机功率和无功补偿量均增加第33-34页
        3.2.4 主变分变比增大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单时间断面的无功电压优化研究第36-43页
    4.1 新能源厂站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第36-37页
        4.1.1 越限控制模式第36-37页
        4.1.2 优化控制模式第37页
    4.2 电压优化控制模式的数学模型第37-38页
    4.3 多目标权重计算方法第38-41页
    4.4 仿真分析第41-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时序递进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第43-51页
    5.1 时序递进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策略第43-44页
    5.2 日前分时段优化控制方案第44-46页
        5.2.1 综合负荷低谷期和综合负荷下降期第44页
        5.2.2 综合负荷上升期和综合负荷高峰期第44-45页
        5.2.3 新能源厂站出力特性对控制方案的影响第45-46页
    5.3 日内及实时优化控制方案第46页
        5.3.1 日内优化控制方案第46页
        5.3.2 实时优化控制方案第46页
    5.4 仿真分析第46-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件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新媒体使用现状研究--以南昌市高校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另类就业”报道及其形象构建研究--以《中国青年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