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方法及价值 | 第11-14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研究价值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练习系统概述 | 第14-2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一、语文教材、语文教科书 | 第14页 |
二、练习系统 | 第14-15页 |
三、练习系统的分类 | 第15页 |
第二节 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简介 | 第15-18页 |
一、每册课本结构 | 第16-18页 |
二、单元结构 | 第18页 |
三、课文结构 | 第18页 |
第三节 康轩版国语教科书练习系统的分类统计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练习系统内容设计的依据 | 第20-26页 |
第一节 国文课程目标与基本能力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依据 | 第21-26页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第22页 |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 第22-24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练习系统特点分析 | 第26-54页 |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练习特点分析 | 第26-33页 |
一、“我会写字”练习特点分析 | 第27-29页 |
二、“我会认字”练习分析 | 第29-33页 |
第二节 阅读练习内容及其特点分析 | 第33-46页 |
一、词句类练习特点分析 | 第34-36页 |
二、认识类练习特点分析 | 第36-38页 |
三、阅读文章类练习特点分析 | 第38-42页 |
四、阅读指导类练习特点分析 | 第42-45页 |
五、语文积累类练习特点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写作练习特点分析 | 第46-49页 |
第四节 口语练习特点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节 综合性练习特点分析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