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任务驱动型写作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 第18-24页 |
第一节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 第18-20页 |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 第19页 |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地位及重要性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的差异 | 第20-21页 |
一、任务驱动型写作审题立意范围更小 | 第20页 |
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指向性更强 | 第20-21页 |
三、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文体要求更具体 | 第21页 |
第三节 任务驱动型写作实际困境 | 第21-24页 |
一、任务意识缺乏 | 第21-22页 |
二、材料意识不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从任务驱动型文章的要求出发:抓住关键 | 第24-33页 |
第一节 审题——明确任务要求 | 第24-27页 |
一、决定式写作的任务要求 | 第24-26页 |
二、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的要求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以材料为导向,多维度比较中把握核心立意 | 第27-29页 |
一、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 | 第27-28页 |
二、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 | 第28-29页 |
三、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 第29页 |
第三节 深入分析内在原因,构建议论文模式 | 第29-33页 |
一、追问原因,审题立意 | 第29-31页 |
二、阐释原因,设置分论点 | 第31页 |
三、剖析原因,深入论证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课堂内外的训练 | 第33-43页 |
第一节 课内训练:重视结构训练 | 第33-36页 |
一、引材料 | 第33-34页 |
二、亮观点 | 第34页 |
三、释意义 | 第34页 |
四、析原因 | 第34-35页 |
五、联现实 | 第35-36页 |
六、提建议 | 第36页 |
第二节 课外训练:联系生活,注重感悟 | 第36-38页 |
一、关注时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6-37页 |
二、感悟生活,做到语文话题紧随时代发展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培养语言感知力,激发语言的活力 | 第38-39页 |
一、增加词汇的积累,锤炼语言,提高语言的涵盖力和压缩力 | 第38页 |
二、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力求多方面凸显语言独特性 | 第38-39页 |
三、多读古诗古文,提升整个文章的文化意蕴和语言的文化层次 | 第39页 |
四、用语言文字增加文章的画面感,凸显“如临其境”的神韵 | 第39页 |
第四节 增强语言文字的针对性 | 第39-43页 |
一、凸显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特色 | 第39-40页 |
二、语言文字要准确、恰当地表现文意和观点 | 第40页 |
三、语言文字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 第40-41页 |
四、不要过分刻意堆砌词句营造所谓的“美感”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