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山方言后山话语音及词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衡山区域规划及衡山县的人文地理 | 第7页 |
二、衡山方言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7-8页 |
三、相关说明 | 第8-9页 |
第一章 衡山方言后山话的语音系统和音韵特点 | 第9-57页 |
第一节 衡山方言后山话的语音系统 | 第9-13页 |
一、声母系统 | 第9-10页 |
二、韵母系统 | 第10-12页 |
三、声调系统 | 第12-13页 |
四、声母和韵母配合关系系统 | 第13页 |
第二节 衡山方言后山话与衡山境内方言的比较 | 第13-18页 |
一、声母比较 | 第15-16页 |
二、韵母比较 | 第16-18页 |
三、声调比较 | 第18页 |
第三节 衡山方言后山话音系和中古音系比较 | 第18-50页 |
一、声母比较 | 第19-31页 |
二、韵母比较 | 第31-49页 |
三、声调的比较 | 第49-50页 |
第四节 衡山方言后山话的文白异读 | 第50-57页 |
一、声母上的文白异读 | 第50-52页 |
二、韵母上的文白异读 | 第52-54页 |
三、声调上的文白异读 | 第54-55页 |
四、衡山方言后山话文白异读主要特点和规律 | 第55-57页 |
第二章 衡山方言后山话词汇研究 | 第57-81页 |
第一节 与普通和比较后山话构词的差异 | 第57-61页 |
一、音节数量差异 | 第57页 |
二、异形同义词 | 第57-58页 |
三、同形异义词 | 第58页 |
四、古语词 | 第58-61页 |
第二节 构词方式分析 | 第61-64页 |
一、词缀分析 | 第61-63页 |
二、重叠式构词 | 第63-64页 |
第三节 造词理据分析 | 第64-67页 |
一、着眼于事物的形状命名 | 第64-65页 |
二、着眼于事物的颜色、气味、声音等命名 | 第65页 |
三、着眼于事物的特征命名 | 第65-66页 |
四、着眼于事物所处的时间、处所命名 | 第66页 |
五、着眼于事物的材料、功能或来源命名 | 第66-67页 |
六、根据避讳与委婉命名 | 第67页 |
第四节 后山话与前山话词汇比较 | 第67-81页 |
一、单纯词的比较 | 第67-68页 |
二、复合词比较 | 第68-79页 |
三、造词理据比较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附录(一) 衡山方言后山话同音字表 | 第83-93页 |
附录(二) 衡山方言后山话分类词表 | 第93-142页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42-143页 |
后记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