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免疫学检验论文

雷公藤红素对NETs相关因子的剂量效应及一种新吞噬功能检测法初探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3页
第一部分 雷公藤红素对中性粒细胞mTOR的表达及组蛋白H3释放的影响第13-25页
    1. 实验材料第13-15页
        1.1 实验对象第13页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第13-14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14-15页
        1.4 主要试剂的配置第15页
    2. 实验方法第15-19页
        2.1 标本采集第15-16页
        2.2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离及鉴定第16页
        2.3 分组及干预第16页
        2.4 实时荧光定量PC第16-18页
        2.5 雷公藤红素对中性粒细胞组蛋白H3释放的影响第18-19页
    3. 统计学处理第19页
    4. 实验结果第19-24页
        4.1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离及鉴定第19-20页
        4.2 雷公藤红素对人中性粒细胞mTOR mRNA表达的剂量效应第20-21页
        4.3 低浓度雷公藤红素在短时间内能够抑制PMA刺激PMN释放组蛋白第21-22页
        4.4 雷公藤红素能促进PMA诱导PMN释放组蛋白第22-24页
    5. 讨论第24页
        5.1 雷公藤红素对mTOR mRNA的表达的剂量效应第24页
        5.2 雷公藤红素对PMA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组蛋白H3的剂量效应第24页
    6. 结论第24-25页
第二部分 一种新型荧光材料GQDs评价PMN吞噬功能的流式细胞术方法初探第25-35页
    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1.1 实验对象第25页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第25-26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
        1.4 实验试剂的配置第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29页
        2.1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石墨烯量子点吞噬情况第26-27页
        2.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粒细胞对石墨烯量子点吞噬情况第27-28页
        2.3 石墨烯量子点评价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反应条件优化第28页
        2.4 采用QuantiBRITE PE标准微球对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强度进行标准化处理第28-29页
        2.5 石墨烯量子点评价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初步应用第29页
    3. 统计学处理第29页
    4. 实验结果第29-33页
        4.1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MN吞噬GQDs情况第29-30页
        4.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石墨烯量子点被吞噬情况第30-31页
        4.3 流式细胞仪设门分析PMN第31页
        4.4 GQDs检测PMN吞噬功能的流式细胞术反应条件优化第31-32页
        4.5 化疗后患者PMN吞噬GQDs较健康人降低第32-33页
    5. 讨论第33-34页
        5.1 GQDs能被PMN有效摄入胞内并保持荧光特性第33-34页
        5.2 基于流式细胞术建立石墨烯量子点评价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第34页
    6.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附录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文献综述第38-41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作者简历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下一篇: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教育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