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量子论论文

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随机数的特征和应用第12-15页
        1.2.1 随机数的特征第12-13页
        1.2.2 随机数的应用第13-15页
    1.3 随机数的产生方法第15-18页
        1.3.1 伪随机数发生器第16-17页
        1.3.2 经典物理随机数发生器第17页
        1.3.3 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第17-18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原理和总体方案第19-26页
    2.1 基于光学系统测量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类型第19-22页
        2.1.1 基于单光子探测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第19-21页
        2.1.2 基于连续光探测的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第21-22页
    2.2 从激光相位波动中提取量子随机数的理论模型第22-23页
    2.3 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总体方案第23页
    2.4 系统最优工作点的选定第23-26页
第3章 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原型机第26-60页
    3.1 集成化的发生器装置第26-44页
        3.1.1 激光源及附属电路第27-28页
        3.1.2 干涉仪臂长差稳定电路第28-29页
        3.1.3 光纤干涉仪结构第29-31页
        3.1.4 高速采集处理传输系统第31-43页
        3.1.5 系统供电第43-44页
    3.2 高速采集处理传输系统逻辑设计第44-58页
        3.2.1 数据接收模块第45-46页
        3.2.2 原始随机数预处理模块第46-47页
        3.2.3 DDR3内存条接口模块第47-51页
        3.2.4 高速串行收发接口模块第51-55页
        3.2.5 千兆位以太网接口模块第55-57页
        3.2.6 USB 2.0接口模块第57-58页
    3.3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58-60页
第4章 高速实时后处理算法第60-77页
    4.1 基于最小熵的随机性评估第60-62页
    4.2 随机数的后处理方式第62-67页
        4.2.1 简单的异或后处理第62-63页
        4.2.2 冯诺依曼后处理第63-64页
        4.2.3 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后处理第64页
        4.2.4 基于大型Toeplitz矩阵的后处理第64-67页
    4.3 基于大型Toeplitz矩阵分解的高速实时后处理算法第67-77页
        4.3.1 算法设计思想和可行性第67-72页
        4.3.2 算法的硬件实现第72-74页
        4.3.3 时序优化第74-77页
第5章 系统测试第77-92页
    5.1 信号采集系统性能测试第77-80页
        5.1.1 测试方法和原理第77-78页
        5.1.2 测试平台第78-79页
        5.1.3 测试结果第79-80页
    5.2 数据存储和传输性能测试第80-86页
        5.2.1 DDR3内存条存储性能测试第81-82页
        5.2.2 不同接口的传输性能测试第82-86页
    5.3 量子随机数随机性测试第86-90页
        5.3.1 统计均匀性测试第86-87页
        5.3.2 自相关性测试第87-88页
        5.3.3 NIST随机性检验第88-90页
    5.4 测试结果小结第90-9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2-95页
    6.1 工作总结第92-93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HAASO WCDA读出电子学时钟同步与数据传输研究
下一篇:ATLAS sTGC前端电子学测试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