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空域覆盖波束成形阵列及射频前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 | 第17-21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组织架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波束成形阵列天线与射频前端基础 | 第23-46页 |
2.1 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23-31页 |
2.1.1 微带天线的基础 | 第23-26页 |
2.1.2 天线基本参数 | 第26-28页 |
2.1.3 微带天线圆极化 | 第28-31页 |
2.2 天线阵列的基本理论 | 第31-38页 |
2.2.1 天线阵列结构分析 | 第31-36页 |
2.2.2 微带阵列天线馈电 | 第36-38页 |
2.3 多通道射频前端基础 | 第38-45页 |
2.3.1 接收机 | 第39-40页 |
2.3.2 发射机 | 第40-41页 |
2.3.3 射频前端主要技术指标 | 第41-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射频前端多通道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46-70页 |
3.1 射频前端设计要求 | 第46页 |
3.2 单通道接收机设计与仿真 | 第46-56页 |
3.2.1 接收机系统指标分配 | 第46-49页 |
3.2.2 射频芯片的选择 | 第49-51页 |
3.2.3 接收机系统的仿真 | 第51-56页 |
3.3 射频前端发射机设计与仿真 | 第56-61页 |
3.3.1 发射机系统指标分配 | 第56页 |
3.3.2 发射机芯片选择 | 第56-57页 |
3.3.3 发射机的系统仿真 | 第57-61页 |
3.4 射频前端多通道仿真 | 第61-69页 |
3.4.1 引言 | 第61页 |
3.4.2 射频前端多通道的仿真 | 第61-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波束成形天线单元设计 | 第70-101页 |
4.1 天线阵列 | 第70-72页 |
4.1.1 天线阵列要求 | 第70页 |
4.1.2 天线阵列结构初步设计 | 第70-72页 |
4.2 天线单元设计 | 第72-75页 |
4.2.1 天线阵元要求 | 第72页 |
4.2.2 天线阵元结构设计 | 第72-75页 |
4.3 双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与仿真 | 第75-79页 |
4.4 四馈电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优化 | 第79-92页 |
4.4.1 圆极化天线空气层高度的优化 | 第80-82页 |
4.4.2 圆极化天线辐射贴片半径的优化 | 第82-85页 |
4.4.3 圆极化天线馈电点位置的优化 | 第85-89页 |
4.4.4 圆极化天线导体墙的设计 | 第89-92页 |
4.5 四馈电圆极化微带天线实物测试 | 第92-10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波束成形阵列天线的仿真与结论 | 第101-116页 |
5.1 圆极化微带双天线仿真 | 第101-110页 |
5.1.1 双天线无导体墙仿真与测试 | 第101-106页 |
5.1.2 双天线有导体墙仿真与测试 | 第106-110页 |
5.2 圆极化微带天线阵仿真与分析 | 第110-115页 |
5.2.1 天线阵列的结构设计 | 第110-112页 |
5.2.2 天线阵列仿真与分析 | 第112-11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121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