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对象:中国传统建筑的台基与基础 | 第8-9页 |
1.2 研究范围:隋唐时期、宫殿建筑 | 第9-11页 |
1.3 研究路径:从考古学材料入手的研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背景与意义 | 第12-17页 |
2. 考古案例及存世实例的展示与梳理 | 第17-122页 |
2.1. [582年(隋开皇二年)]青龙寺(早期建筑) | 第17-21页 |
2.2. [845年(唐会昌五年)之后重建]青龙寺晚期建筑 | 第21-24页 |
2.3. [590年(隋开皇十年)之前]长安圜丘 | 第24-27页 |
2.4. [593年(隋开皇十三年)]隋仁寿宫·唐九成宫 | 第27-38页 |
2.5. [656年(唐显庆元年)]西明寺 | 第38-41页 |
2.6. [656年(唐显庆元年)]洛阳宫城一号殿基(乾元门) | 第41-43页 |
2.7. [662年(唐龙朔二年)]大明宫 | 第43-52页 |
2.8. [688年(唐垂拱四年)]洛阳明堂遗址 | 第52-55页 |
2.9. [742年(唐天宝元年)]渤海中京西古城 | 第55-65页 |
2.10. [755年(唐天宝末年)之前始建]渤海上京城 | 第65-88页 |
2.11. [782年(唐建中三年)]南禅寺大殿 | 第88-91页 |
2.12. [785年(唐贞元元年)之前]渤海东京八连城 | 第91-97页 |
2.13. [831年(唐大和五年)]含光殿 | 第97-98页 |
2.14. [832年(唐大和六年)]广仁王庙(五龙庙) | 第98-100页 |
2.15. [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佛光寺大殿 | 第100-102页 |
2.16. [926年至930年(后唐天成年间)]天台庵大殿 | 第102-104页 |
2.17. 华清宫 | 第104-122页 |
3. 结论 | 第122-137页 |
3.1. 隋唐宫殿建筑的台基 | 第122-128页 |
3.2. 隋唐宫殿建筑的基础 | 第128-137页 |
4. 局限与展望 | 第137-140页 |
4.1 局限 | 第137页 |
4.2 展望 | 第137-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2页 |
作者简历(教育及科研)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