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框架结构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2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社区公共空间 | 第14页 |
2.1.2 社区治理 | 第14-15页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第15-17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15-16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7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2.3.1 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3.2 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19-23页 |
3 无锡市T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现状的调查 | 第23-34页 |
3.1 调查设计 | 第23-25页 |
3.1.1 社区概况 | 第23-24页 |
3.1.2 调查方案 | 第24-25页 |
3.2 T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中典型案例及相关主体的访谈 | 第25-30页 |
3.2.1 私人争夺公共停车位的案例 | 第25-27页 |
3.2.2 广场舞噪声扰民的案例 | 第27-28页 |
3.2.3 空地种菜屡禁不止的案例 | 第28-29页 |
3.2.4 电梯故障与维护责任争议的案例 | 第29-30页 |
3.3 T社区公共空间的治理困境 | 第30-34页 |
3.3.1 社区居民公共意识薄弱参与不积极 | 第30-31页 |
3.3.2 社区业委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 | 第31-32页 |
3.3.3 社区居委会越位管理力不从心 | 第32页 |
3.3.4 社区物业被动应付服务质量不高 | 第32-34页 |
4 社区公共空间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4.1 社会环境变化突显公私界限矛盾 | 第34-35页 |
4.2 社区公共空间供需矛盾 | 第35-36页 |
4.3 社区利益主体"搭便车"与力量差距 | 第36-37页 |
4.4 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缺失 | 第37-38页 |
5 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38-42页 |
5.1 明晰公私产权,规范公共空间使用 | 第38-39页 |
5.2 完善社区规划,营造人性化公共空间 | 第39-40页 |
5.3 调动多主体参与,相互合作与监督 | 第40-41页 |
5.4 转变传统治理模式,增强治理专业性和高效性 | 第41-4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A | 第47-48页 |
附录B | 第48-49页 |
附录C | 第49-50页 |
附录D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