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过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14-1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5-40页
    1.1 加氢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石油加工中的重要地位第15-20页
        1.1.1 石油馏分的加氢技术第15页
        1.1.2 加氢技术发展历程及重要地位第15-19页
        1.1.3 我国加氢发展特点第19-20页
    1.2 加氢工艺概述第20-23页
    1.3 催化柴油加氢工艺综述第23-32页
        1.3.1 催化柴油组成第26-27页
        1.3.2 催化柴油加氢目的第27页
        1.3.3 催化柴油加氢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第27-32页
    1.4 催化柴油加氢工艺及催化剂发展现状第32-39页
        1.4.1 国外柴油加氢工艺及催化剂第32-34页
        1.4.2 国内柴油加氢工艺及催化剂第34-35页
        1.4.3 柴油液相加氢工艺第35-38页
        1.4.4 柴油管式液相加氢新工艺的提出第38-39页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9-40页
第2章 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工艺实验研究第40-50页
    2.1 实验原料第40-41页
    2.2 催化剂第41-42页
    2.3 实验装置和流程第42-43页
        2.3.1 实验装置建立第42-43页
        2.3.2 流程说明第43页
    2.4 不同反应条件的实验研究第43-48页
        2.4.1 压力的影响第44-45页
        2.4.2 混氢量的影响第45-46页
        2.4.3 空速的影响第46-47页
        2.4.4 温度的影响第47-48页
    2.5 双管实验初探第48-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氢气在催化柴油中的溶解度研究第50-65页
    3.1 氢气在柴油中溶解度测定方法的确定第50-51页
        3.1.1 气体溶解度测定方法第50页
        3.1.2 氢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研究第50-51页
    3.2 饱和法测定氢气在催化柴油中的溶解度第51-58页
        3.2.1 溶解度计算方法第52-53页
        3.2.2 实验原料第53-54页
        3.2.3 实验条件第54-56页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6-58页
    3.3 氢气在柴油中溶解度关联方程的建立和验证第58-63页
        3.3.1 氢气在柴油中溶解度关联方程的建立第59-61页
        3.3.2 氢气在柴油中溶解度关联方程的验证第61-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反应气液混合和流动模型研究第65-72页
    4.1 管式液相加氢反应器流动模型研究方法第65-66页
    4.2 不加混氢器实验第66-68页
        4.2.1 实验条件和结果第66页
        4.2.2 参数拟合计算第66-67页
        4.2.3 模型验证计算第67-68页
    4.3 加混氢器实验第68-69页
        4.3.1 实验条件和结果第68页
        4.3.2 参数拟合计算第68-69页
        4.3.3 模型验证计算第69页
    4.4 讨论第69-71页
        4.4.1 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第69-70页
        4.4.2 催化剂热点温度实验第70-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第72-86页
    5.1 柴油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研究综述第72-76页
        5.1.1 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第72-74页
        5.1.2 加氢脱氮反应动力学第74-75页
        5.1.3 芳烃饱和反应动力学第75-76页
    5.2 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76-78页
        5.2.1 集总组分的划分第76-77页
        5.2.2 物理模型的确立第77-78页
    5.3 动力学实验第78-80页
    5.4 模型参数的求取第80-83页
        5.4.1 计算方法第80页
        5.4.2 计算结果第80-81页
        5.4.3 模型参数可靠性分析第81-83页
    5.5 模型的验证计算第83-84页
    5.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6章 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反应过程模型的预测计算第86-102页
    6.1 反应温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第86-89页
    6.2 空速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第89-92页
    6.3 多点补氢的预测计算第92-96页
        6.3.1 预测计算基准反应条件的确定第92-93页
        6.3.2 多点补氢预测计算方案的确定第93-96页
    6.4 预测计算结果与分析第96-100页
        6.4.1 方案1中两点加氢与未补氢过程的比较第96-97页
        6.4.2 方案1中两点加氢与三点加氢过程的比较第97-99页
        6.4.3 方案2的结果分析第99-100页
    6.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7章 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CFD模拟计第102-124页
    7.1 计算流体力学在石油加工中的应用第102-103页
    7.2 CFD模型的建立第103-107页
        7.2.1 反应器的结构和网格划分第103页
        7.2.2 模型假设第103-104页
        7.2.3 模型方程第104-107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07-122页
        7.3.1 网格无关性检测第108页
        7.3.2 模拟计算结果第108-114页
        7.3.3 反应条件对反应物浓度分布的影响第114-118页
        7.3.4 反应条件对热点的影响第118-122页
    7.4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8章 结论第124-127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锌、钴催化体系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共聚合研究
下一篇:氧化锌和磷酸银纳米催化剂的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