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2.1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概念及特点 | 第20-24页 |
2.1.1 商业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2.1.2 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 | 第23-24页 |
2.2 商业银行承兑汇票的流转 | 第24-27页 |
2.2.1 出票环节 | 第24页 |
2.2.2 承兑环节 | 第24-25页 |
2.2.3 背书环节 | 第25-26页 |
2.2.4 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环节 | 第26页 |
2.2.5 委托收款及付款环节 | 第26页 |
2.2.6 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 第26-27页 |
2.3 商业银行票据风险分类 | 第27-28页 |
2.3.1 信用风险 | 第27页 |
2.3.2 市场风险 | 第27页 |
2.3.3 操作风险 | 第27页 |
2.3.4 合规风险 | 第27-28页 |
2.3.5 道德风险 | 第28页 |
2.4 商业银行票据风险管理理论 | 第28-29页 |
2.4.1 真实票据理论 | 第28页 |
2.4.2 票据无因性理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分析 | 第29-35页 |
3.1 C商业银行汇票业务的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3.1.1 C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现状概述 | 第29-30页 |
3.1.2 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3.2 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3.2.1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3.2.2 市场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33页 |
3.2.3 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3.2.4 合规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34页 |
3.2.5 道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34-35页 |
第4章 其他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案例经验借鉴 | 第35-44页 |
4.1 农行、中信、天津银行票据风险案例分析 | 第35-39页 |
4.1.1 案情介绍 | 第35-36页 |
4.1.2 承兑银行风险分析 | 第36-39页 |
4.1.3 经验总结 | 第39页 |
4.2 B银行堵截伪假票据的案例分析 | 第39-44页 |
4.2.1 案情介绍 | 第39-40页 |
4.2.2 伪假票据特征分析 | 第40页 |
4.2.3 企业(承兑申请人)方面风险的分析 | 第40-41页 |
4.2.4 商业银行对承兑申请人、贴现人资格审查的风险 | 第41-42页 |
4.2.5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性质"的改变 | 第42页 |
4.2.6 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风险 | 第42-44页 |
第5章 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 第44-49页 |
5.1 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第44-46页 |
5.1.1 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的目标 | 第44页 |
5.1.2 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的原则 | 第44-46页 |
5.2 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的重点 | 第46-49页 |
5.2.1 实施派驻业务经理制度 | 第46页 |
5.2.2 严肃岗位职责 | 第46页 |
5.2.3 落实监察部门问责制度 | 第46-47页 |
5.2.4 建立承兑业务管控制度 | 第47页 |
5.2.5 严格纸质商业承兑汇票解付票款环节操作 | 第47页 |
5.2.6 建立健全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制度 | 第47-48页 |
5.2.7 加强纸质商业承兑汇票凭证管理 | 第48-49页 |
第6章 加强C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9-60页 |
6.1 完善C银行外部环境 | 第49-50页 |
6.1.1 完善票据法制市场的建设 | 第49页 |
6.1.2 加大对票据业务的外部监管力度 | 第49-50页 |
6.1.3 构建良好的企业信用制度评估体系 | 第50页 |
6.2 加强C银行标准化管理 | 第50-52页 |
6.2.1 前移风险关口 | 第51页 |
6.2.2 加强保证金管理 | 第51页 |
6.2.3 严格印章管理 | 第51页 |
6.2.4 及时核对账务 | 第51页 |
6.2.5 将承兑业务纳入全流程审批范围 | 第51-52页 |
6.3 加强C银行贴现业务管理 | 第52-55页 |
6.3.1 严格审查票据 | 第52-53页 |
6.3.2 建立相关的银行承兑汇票的监控管理结构 | 第53页 |
6.3.3 加强对贴现申请人的信用准入调查以及资金监管工作 | 第53-55页 |
6.4 加强C银行内部控制 | 第55-57页 |
6.4.1 检查印章、票据的保管和使用 | 第56页 |
6.4.2 检查承兑业务的真实性审核及业务背景调查 | 第56页 |
6.4.3 检查贴现业务的真实性审核及审批的规范性 | 第56页 |
6.4.4 检查以银行承兑汇票质押的信贷业务合规性 | 第56-57页 |
6.5 加强C银行从业人员管理 | 第57页 |
6.5.1 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培养 | 第57页 |
6.5.2 加强员工间沟通合作 | 第57页 |
6.6 强化C银行承兑汇票控制手段 | 第57-60页 |
6.6.1 加强授信风险管理 | 第57-58页 |
6.6.2 加强未到期汇票管理 | 第58页 |
6.6.3 加强审查 | 第58-6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