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综述分析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客滚船 | 第16页 |
2.1.2 客滚船安全管理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安全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琼州海峡客滚船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37页 |
3.1 概况 | 第20-26页 |
3.1.1 琼州海峡通航环境状况 | 第20-22页 |
3.1.2 琼州海峡客滚船航运状况 | 第22-25页 |
3.1.3 琼州海峡客滚船交通安全状况 | 第25-26页 |
3.2 安全管理现状 | 第26-31页 |
3.2.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 第26-27页 |
3.2.2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 第27页 |
3.2.3 落实安全监管措施 | 第27-29页 |
3.2.4 完善航海保障能力 | 第29-30页 |
3.2.5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 第30-31页 |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4页 |
3.3.1 法律及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 第31-32页 |
3.3.2 公司管理不够规范 | 第32页 |
3.3.3 现场监管尚显薄弱 | 第32-33页 |
3.3.4 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 第33-34页 |
3.3.5 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善 | 第34页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3.4.1 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 第34-35页 |
3.4.2 政府部门职能交叉 | 第35页 |
3.4.3 权力扩张管理错位 | 第35页 |
3.4.4 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 第35-36页 |
3.4.5 没有调动社会力量 | 第36-37页 |
第4章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客滚船安全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37-45页 |
4.1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客滚船安全管理概况 | 第37-40页 |
4.1.1 国内其他地区客滚船安全管理状况 | 第37-39页 |
4.1.2 国外发达国家客滚船安全管理状况 | 第39-40页 |
4.2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客滚船安全管理经验的启示 | 第40-45页 |
4.2.1 渤海湾客滚船安全管理经验的启示 | 第40-41页 |
4.2.2 北欧客滚船安全管理经验的启示 | 第41-42页 |
4.2.3 英国客滚船安全管理经验的启示 | 第42-45页 |
第5章 加强琼州海峡客滚船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5-52页 |
5.1 健全法规制度建设 | 第45-46页 |
5.1.1 推进客滚船管理法制化建设 | 第45页 |
5.1.2 研究提高客滚船舶技术标准 | 第45页 |
5.1.3 着力解决规定难于执行问题 | 第45-46页 |
5.1.4 开展定线制实施效果后评估 | 第46页 |
5.1.5 建立安全管理协调合作机制 | 第46页 |
5.2 规范公司安全管理 | 第46-47页 |
5.2.1 落实航运公司主体责任 | 第46-47页 |
5.2.2 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 第47页 |
5.2.3 积极推行安全诚信管理 | 第47页 |
5.3 强化现场安全监管 | 第47-49页 |
5.3.1 提高安全检查系统性 | 第47-48页 |
5.3.2 发挥信息系统服务作用 | 第48页 |
5.3.3 加强船员适任能力检查 | 第48页 |
5.3.4 强化危险货物安全监管 | 第48-49页 |
5.3.5 督促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 第49页 |
5.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9-50页 |
5.4.1 加快大型救助基地建设 | 第49页 |
5.4.2 加快港口公共设施建设 | 第49-50页 |
5.4.3 加快助航保障设施建设 | 第50页 |
5.5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 第50-52页 |
5.5.1 强化海事机构作用 | 第50页 |
5.5.2 完善搜救补偿机制 | 第50-51页 |
5.5.3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