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8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意象研究 | 第8-10页 |
1.2.2 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 第10-11页 |
1.2.3 意象教学的研究 | 第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1.5.1 意象 | 第12-14页 |
1.5.2 高中古诗词教学 | 第14-15页 |
2 高中古诗词中的意象分类 | 第15-23页 |
2.1 高中古诗词教材中的意象 | 第15-17页 |
2.2 高中古诗词中的意象分类 | 第17-23页 |
2.2.1 自然意象 | 第17-20页 |
2.2.2 人文意象 | 第20-23页 |
3 高中古诗词中的意象解读 | 第23-27页 |
3.1 把握意象自身的形色质 | 第23-24页 |
3.2 学会把握意象之间的互相联系 | 第24-25页 |
3.3 感受意象营造的意境 | 第25-27页 |
4 高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学 | 第27-36页 |
4.1 高中古诗词中意象教学的内容 | 第27-32页 |
4.1.1 体会意象构设的审美空间 | 第27-28页 |
4.1.2 品味意象传递的情意 | 第28-29页 |
4.1.3 通过意象透视古代文化 | 第29-31页 |
4.1.4 把握意象鉴赏的方法 | 第31-32页 |
4.2 高中古诗词中意象教学的方法 | 第32-36页 |
4.2.1 放飞想象,构建诗词画面 | 第33-34页 |
4.2.2 宣之于口,体会诗词的艺术美 | 第34-35页 |
4.2.3 课外阅读,发掘内在意蕴 | 第35-36页 |
5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件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