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社会保障制度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 第20-29页 |
2.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及作用 | 第20-22页 |
2.1.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2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 第21-22页 |
2.2 社会保障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2.2.1 社会保障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2 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 第23页 |
2.2.3“推——拉”理论 | 第23-24页 |
2.3 国外市民化社会保障模式借鉴 | 第24-29页 |
2.3.1 英国市民化模式 | 第24页 |
2.3.2 美国市民化模式 | 第24-25页 |
2.3.3 日本市民化模式 | 第25-29页 |
3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29-44页 |
3.1 农民工市民化内涵 | 第29-30页 |
3.2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发展阶段 | 第30-38页 |
3.2.1 控制发展阶段 | 第30-31页 |
3.2.2 曲折发展阶段 | 第31-33页 |
3.2.3 稳步发展阶段 | 第33-35页 |
3.2.4 加快发展阶段 | 第35-38页 |
3.3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特点分析 | 第38-42页 |
3.3.1 受制度政策影响较大 | 第38页 |
3.3.2“半市民化”特征明显 | 第38-39页 |
3.3.3 地域分布不平衡性特征 | 第39-40页 |
3.3.4 农民工流动大多处于城乡之间 | 第40-41页 |
3.3.5 新生代农民工及失地农民市民化愿望强烈 | 第41页 |
3.3.6 市民化社会成本由农民工间接支付 | 第41-42页 |
3.4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2-44页 |
3.4.1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并未覆盖农民工群体 | 第42页 |
3.4.2 农民工市民化存在障碍性因素 | 第42-43页 |
3.4.3 农民工群体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43页 |
3.4.4 社会保障立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43-44页 |
4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障碍分析 | 第44-52页 |
4.1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 第44-49页 |
4.1.1 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 | 第44-47页 |
4.1.2 户籍制度与就业政策的限制 | 第47-48页 |
4.1.3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 第48页 |
4.1.4 土地制度及其配套措施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相矛盾 | 第48-49页 |
4.1.5 社会法律制度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力度不大 | 第49页 |
4.2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 | 第49-52页 |
4.2.1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制约 | 第49-50页 |
4.2.2 农民工市民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 | 第50-51页 |
4.2.3 社会排斥 | 第51页 |
4.2.4 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局限 | 第51-52页 |
5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总体构想 | 第52-56页 |
5.1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 | 第52-53页 |
5.2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 | 第53-54页 |
5.2.1 以促进农民工就业为中心 | 第53页 |
5.2.2 解决好“三险”和“三子”问题 | 第53-54页 |
5.3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任务 | 第54-56页 |
5.3.1 针对农民工特点制定专门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54-55页 |
5.3.2 规范用工制度,按照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障基金 | 第55页 |
5.3.3 构建以放弃承包土地换取全面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利益的机制 | 第55-56页 |
6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 第56-63页 |
6.1 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56-59页 |
6.1.1 建立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 第56-57页 |
6.1.2 建立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 第57页 |
6.1.3 建立完善针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制度 | 第57-58页 |
6.1.4 建立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体系 | 第58页 |
6.1.5 建立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失业保险体系 | 第58-59页 |
6.2 逐步消除障碍性因素 | 第59-60页 |
6.2.1 逐步改革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第59页 |
6.2.2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59页 |
6.2.3 稳步推进土地改革步伐 | 第59-60页 |
6.2.4 建立完善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就业制度 | 第60页 |
6.3 提高农民工群体综合素质 | 第60-61页 |
6.3.1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与思想素质 | 第60页 |
6.3.2 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能 | 第60-61页 |
6.4 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 | 第61页 |
6.4.1 地方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方面提供财政支持 | 第61页 |
6.4.2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 第61页 |
6.5 健全社会保障立法 | 第61-63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7.2.1 研究不足 | 第63-64页 |
7.2.2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