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上海八年级学生平面向量概念理解历程与发展层次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和问题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研究问题第11页
   ·研究方法及意义第11-15页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8页
   ·研究理论依据第15-20页
     ·Vygotsky概念发展理论第15页
     ·数学概念的二重性第15-17页
     ·Pirie与Kieren的数学理解发展模型第17-20页
   ·名词解释第20-21页
     ·平面向量概念第20页
     ·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第20-21页
     ·学习历程第21页
     ·理解层次第21页
   ·境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1-25页
     ·关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研究第21-22页
     ·关于Pirie-Kieren的数学理解发展理论的研究第22-24页
     ·关于认知的研究第24页
     ·向量概念及其发展史第24-25页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5-28页
     ·关于平面向量学习的研究第25页
     ·关于平面向量教学的研究第25-26页
     ·关于数学(概念)理解的研究第26页
     ·关于向量概念理解的研究第26-28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8-35页
   ·研究对象第28-29页
     ·研究对象的挑选第28页
     ·研究对象的描述第28-29页
   ·研究工具第29-34页
     ·研究者第29页
     ·录影资料及其他第29页
     ·平面向量概念的教案与讲义第29-30页
     ·平面向量概念的教学活动第30-31页
     ·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层次对照表第31-33页
     ·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层次图第33-34页
   ·研究限制第34-35页
     ·研究对象的限制第34页
     ·学习内容的限制第34页
     ·理解层次的判定第34页
     ·分析资料的主观因素第34-35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探讨第35-66页
   ·个案分析,以H~b为例第36-45页
     ·H~b的第一节课(共9个部分)第36-38页
     ·H~b的第二节课(共7个部分)第38-41页
     ·H~b的第三节课(共7个部分)第41-43页
     ·H~b的第四节课(共7个部分)第43-45页
   ·数学理解发展的特征与差异第45-59页
     ·H~b的概念理解发展分析第46-48页
     ·H~g的概念理解发展分析第48-51页
     ·H~b、H~g的概念理解发展情况比较分析第51-52页
     ·L~b的概念理解发展分析第52-54页
     ·L~g的概念理解发展分析第54-57页
     ·L~b、L`g的概念理解发展情况比较分析第57-58页
     ·四位学生的概念理解发展情况综合分析第58-59页
   ·学生理解情况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关系分析第59-66页
     ·学生自主行为出现所涉及的数学问题第59-63页
     ·学生学习困难的归因及教师的应对方法第63-64页
     ·教师巩固及提升学生理解层次水平的方法第64-6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66-69页
   ·结论第66-67页
     ·“动态的、分水平的、非线性的往复”现象的特征与差异第66页
     ·学生理解情况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关联第66-67页
   ·建议与不足第67-69页
     ·关于数学教学上的建议第67-68页
     ·关于后续研究的建议第68页
     ·不足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第72-81页
 第一节课 学习单第72-75页
 第二节课 学习单第75-77页
 第三节课 学习单第77-79页
 第四节课 学习单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加州两地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板块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上海内高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成因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