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电工论文--矿山机械的电力装备与自动化论文

基于水锤防护的矿井水安全排放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矿井水排放现状第17-21页
     ·矿井水来源第17-18页
     ·井下自动矿井水排放系统组成第18-19页
     ·矿井水排放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9-21页
   ·矿井水排放管道水锤问题研究概况第21-24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21-23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23-24页
   ·国内外阀调节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第24-26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24-25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25-26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6-29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技术路线第26-29页
第二章 矿井水安全排放方式及水锤问题分析第29-39页
   ·矿井水安全排放方式及控制系统第29-36页
     ·泵房正常排水第29-32页
     ·应急强排水第32-33页
     ·救援排水第33-34页
     ·矿井水安全排放控制系统第34-36页
   ·矿井水排放过程水锤防护问题分析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基于特征线法水锤防护机理研究第39-61页
   ·矿井水排放管路水锤产生过程分析第39-43页
     ·闸阀关闭时管路水锤产生过程分析第39-41页
     ·矿井水排放管路中水锤瞬变过程分析第41-43页
   ·水锤波动过程理论第43-46页
     ·水锤波动过程数学模型第43-44页
     ·基于特征线法的水锤波传播和叠加建模第44-46页
   ·关阀过程水锤波动分析第46-49页
     ·关阀时水锤在管道中波动第46-47页
     ·考虑线性摩阻时管路水激波波传播第47-49页
   ·最优阀调节决策寻优方法第49-54页
     ·边界条件第49-50页
     ·基于简单搜索的最优阀调节决策寻优方法第50-51页
     ·基于动态规划的阀门速度调节搜索算法第51-54页
   ·阀控调节最优序律寻优第54-60页
     ·现场工况第54-55页
     ·模型建立第55-56页
     ·阀控调节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第56-59页
     ·结果分析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阀控防水锤控制系统试验研究第61-77页
   ·阀控防水锤控制系统设计第61-63页
     ·防水锤系统控制方案第61-62页
     ·阀控防水锤控制系统流程第62-63页
   ·水锤试验测试方案第63-66页
     ·传感器的布置第63-64页
     ·信号采集第64-66页
   ·试验前后实测结果比较第66-73页
   ·试验测试结果分析第73-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矿井水安全排放控制系统主要模块开发第77-107页
   ·基于水锤防护矿井水安全排放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第77-78页
   ·可控防水锤电液闸阀开发与研究第78-83页
     ·可控防水锤电液闸阀结构设计第78-80页
     ·可控防水锤电液闸阀液压系统仿真研究第80-81页
     ·电液闸阀控制电路设计第81-82页
     ·可控防水锤电液闸阀实验第82-83页
   ·流量监测技术开发与设计第83-93页
     ·矿井水泵房流量监测方案研究第83-84页
     ·超声波流量传感器的设计第84-87页
     ·性能试验第87-93页
   ·负压控制阀开发与研究第93-99页
     ·射流泵及工作原理第93-94页
     ·控制阀对抽真空过程的影响第94-95页
     ·控制阀设计第95-97页
     ·负压控制阀性能试验第97-99页
   ·总线通讯及无线信号传输第99-105页
     ·以太网103规约在矿井水排放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第99-102页
     ·矿井水排放自动化系统通信过程实现第102-103页
     ·信号无线传输实现第103-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六章 工业应用研究第107-117页
   ·基于水锤防护的泵房无人值守控制系统第107-111页
     ·离柳集团吕梁中阳县朱家店煤矿第107-109页
     ·长治山煤集团的经坊煤矿第109-111页
   ·应急强排控制系统第111-113页
   ·救援矿井水排放系统试验第113-116页
     ·应急移动矿井水排放车第113页
     ·串联矿井水排放实验第113-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117-118页
   ·主要创新点第118页
   ·研究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掘进机截齿截割硬岩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多维视角下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评价及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