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机械论文--采掘机械论文--地下采掘机械论文

掘进机截齿截割硬岩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截齿破岩理论第14-19页
     ·Evans理论第14-15页
     ·Nishimatsu理论第15-16页
     ·Roxborough & Liu理论第16-17页
     ·Goktan理论第17页
     ·N.Bilgin理论第17-18页
     ·Yilmaz理论第18-19页
     ·Gao Kuidong理论第19页
   ·国内外岩石截割试验装置的发展与应用第19-25页
     ·国外岩石截割试验设备第19-23页
     ·国内岩石截割试验设备第23-25页
   ·岩石截割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25-28页
     ·有限单元法在岩石截割中的应用第25-26页
     ·离散元法在岩石截割中的应用第26-27页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分析方法在岩石截割中的应用第27-28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8-30页
第二章 颗粒流离散元基本理论与细观参数标定第30-46页
   ·概述第30页
   ·PFC3D基本理论第30-38页
     ·物理方程和运动方程第30-33页
     ·本构模型第33-37页
     ·机械阻尼第37-38页
   ·颗粒体细观参数标定第38-44页
     ·细观参数的影响分析第38-39页
     ·细观参数标定的一般步骤第39-40页
     ·岩石颗粒体模型的参数标定第40-44页
   ·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单齿旋转截割岩石的试验研究第46-78页
   ·概述第46页
   ·单齿旋转截割岩石试验装置第46-51页
   ·变切削深度与截齿间距下的岩石截割试验研究第51-59页
     ·试验方案设计第51-52页
     ·切削深度与截齿间距对比能耗及截割载荷的影响第52-55页
     ·切削深度与截齿间距对粗糙度指数及岩屑尺寸分布的影响第55-59页
   ·截齿破岩机理分析第59-64页
     ·裂纹源的产生第60-61页
     ·跃进式破碎第61-62页
     ·破岩机理讨论第62-64页
   ·截齿磨损的试验研究第64-74页
     ·磨损试验用截齿及测量仪器第64-66页
     ·磨损试验结果分析第66-71页
     ·截齿温度分析第71-74页
   ·小结第74-78页
第四章 单齿截割岩石的离散元模拟第78-104页
   ·概述第78页
   ·截齿齿尖形状对破岩效果的影响第78-87页
     ·岩石颗粒体-刀具模型的建立第78-81页
     ·岩石截割的数值模拟过程第81-83页
     ·结果讨论与验证第83-87页
   ·截割模式对截齿载荷特性的影响第87-93页
     ·岩石截割模式第87-88页
     ·不同截割模式的岩石颗粒体-刀具模型第88-90页
     ·两种截割模式下的载荷对比分析第90-93页
   ·截齿间距对破岩效果的影响第93-98页
     ·不同间距的岩石颗粒体-刀具模型建立第93-94页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第94-98页
   ·截齿磨损的数值模拟研究第98-102页
     ·岩石颗粒体-磨损刀具模型的建立第98-100页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第100-102页
   ·小结第102-104页
第五章 纵轴式掘进机截割性能评估第104-136页
   ·概述第104页
   ·螺旋线数对纵轴式截割头截割性能的影响第104-111页
     ·两种不同螺旋线数截割头的三维实体模型第105-106页
     ·两种不同螺旋线数截割头截割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第106-111页
   ·EBZ260W掘进机人工岩壁截割试验第111-118页
     ·人工岩壁截割试验过程第111-114页
     ·人工岩壁截割试验结果分析第114-118页
   ·EBZ260W掘进机现场试验第118-120页
   ·掘进机性能预测方法第120-123页
   ·瞬时截割率预测模型的建立第123-134页
     ·单个截齿的破岩截割力预测第123-124页
     ·单个截齿的运动轨迹分析第124-125页
     ·瞬时截割率预测模型第125-127页
     ·掘进机截割过程模拟第127-128页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与试验验证第128-134页
   ·小结第134-13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6-140页
   ·总结第136-138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136-138页
     ·创新点第138页
   ·研究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TiB2增韧AlMgB14基超硬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综合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水锤防护的矿井水安全排放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