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5页 |
|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技术路径 | 第20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 ·创新 | 第20页 |
| ·不足 | 第20-21页 |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评 | 第21-3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价值 | 第23页 |
|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政策 | 第23-24页 |
| ·关于经济包容性增长相关因素 | 第24-25页 |
| ·关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 | 第25-28页 |
| ·关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案例 | 第28页 |
| ·关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分析框架 | 第28页 |
|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28-30页 |
| 第3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0-40页 |
| ·理论内核:经济包容性增长 | 第30-33页 |
| ·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界定 | 第30-32页 |
| ·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一般演变路径 | 第32-33页 |
| ·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因素 | 第33页 |
| ·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理论解释 | 第33-35页 |
| ·社会排斥研究 | 第33-34页 |
| ·福利经济学 | 第34页 |
| ·共生理论 | 第34-35页 |
|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第35页 |
| ·发展经济学 | 第35页 |
| ·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路径 | 第35-40页 |
| ·增加民族地区经济公平发展的机会 | 第35-36页 |
| ·提升民族地区经济成果分享的水平 | 第36页 |
|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36-37页 |
| ·减少民族地区的贫困 | 第37-40页 |
| 第4章 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包容性增长现状和问题 | 第40-62页 |
| ·连南瑶族自治县概况 | 第40-42页 |
| ·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现状 | 第42-46页 |
| ·特色农业增长稳定 | 第42页 |
| ·旅游产业发展较好 | 第42-43页 |
| ·瑶族文化维护良好 | 第43-44页 |
| ·民生工作成绩较显著 | 第44-46页 |
| ·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问题 | 第46-62页 |
| ·人均生产总值水平较低 | 第46-48页 |
| ·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 第48-50页 |
| ·教育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 第50-53页 |
| ·投资、消费、邮电和通讯业务增长不足 | 第53-57页 |
| ·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57-62页 |
| 第5章 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成果分享满意度调查 | 第62-93页 |
| ·问卷设计和调研过程 | 第62-68页 |
| ·问卷设计方式与原则 | 第62-63页 |
| ·问卷设计框架、流程和内容 | 第63-65页 |
| ·调研方式、时间地点、调研群体 | 第65-68页 |
| ·调查结果统计 | 第68-90页 |
| ·统计方法 | 第68页 |
| ·调查结果汇总 | 第68-72页 |
| ·调研结果详细说明 | 第72-90页 |
| ·调查结论 | 第90-93页 |
| 第6章 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对策 | 第93-101页 |
| ·制定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战略 | 第93-94页 |
| ·加大连南瑶族自治县公平发展机会 | 第93页 |
| ·制定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框架 | 第93-94页 |
| ·加快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 | 第94-96页 |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连南经济发展质量 | 第95-96页 |
| ·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连南经济新发展 | 第96页 |
| ·促进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96-98页 |
|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推动产业升级 | 第97-98页 |
| ·坚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新连南 | 第98页 |
| ·提高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成果分享的满意度 | 第98-101页 |
|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第98-99页 |
| ·加大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 | 第99-101页 |
| 结论 | 第101-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 附录A:问卷调查表 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成果分享满意度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第108-113页 |
| 附录B:调研数据记录表 | 第113-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