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徐邈古书注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徐广、徐邈生平及学术 | 第9-14页 |
一、 徐广 | 第9-11页 |
二、 徐邈 | 第11-12页 |
三、 东莞姑幕地名考释 | 第12-14页 |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4-16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徐广古书注释研究 | 第16-38页 |
第一节 徐广的古书校勘 | 第16-23页 |
一、 指出所见《史记》别本异文 | 第16-20页 |
二、 引用相关文献异文 | 第20-21页 |
三、 引用他人所保留异文 | 第21-22页 |
四、 与《史记》年表相较所得异文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徐广的古书注音 | 第23-24页 |
一、 注音方法 | 第23-24页 |
二、 存古音 | 第24页 |
第三节 徐广的因声求义 | 第24-27页 |
一、 破假借 | 第26页 |
二、 推求事物的命名之由 | 第26-27页 |
三、 贯通异形词 | 第27页 |
第四节 徐广对历史名物的考证 | 第27-35页 |
一、 考释山川地理 | 第28-30页 |
二、 纠正史文舛错 | 第30-33页 |
三、 裨补史文疏遗 | 第33-35页 |
第五节 徐广注书存在的不足 | 第35-38页 |
一、 《史记音义》注解过于省略 | 第35-36页 |
二、 《史记音义》注解不够精确 | 第36页 |
三、 《音义》注解错误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徐邈古书注释研究 | 第38-60页 |
第一节 徐邈的古书校勘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徐邈的古书注音 | 第39-50页 |
一、 注音方法 | 第39页 |
二、 徐邈注书异读字分类 | 第39-50页 |
第三节 徐邈异读字分析 | 第50-54页 |
一、 异读字的语音因素 | 第50-51页 |
二、 异读字音义情况分析 | 第51-54页 |
第四节 徐邈经学概述 | 第54-60页 |
一、 徐邈善说理 | 第54-55页 |
二、 尊王和重礼 | 第55-56页 |
三、 谶纬和灾异说经 | 第56-57页 |
四、 训诂章句重音韵 | 第57-60页 |
附录一 | 第60-61页 |
附录二 | 第61-65页 |
附录三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参考论文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