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扩展及动力机制分析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扩展变化剧烈第11页
     ·城市扩展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第11-12页
     ·合肥空间形态扩展有其本身的特殊性第12-13页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第13-15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第15-18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6-17页
     ·未来研究趋势第17-18页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8-21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第21-23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研究框架第21-23页
2 城市形态扩展相关概念、方法、理论第23-30页
   ·城市扩展相关概念、方法第23-25页
     ·城市扩展速度、强度指数第23页
     ·城市空间紧凑度指数第23-24页
     ·城市扩展形状指数第24-25页
     ·城市建成区弹性指数第25页
   ·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理论第25-30页
     ·中心地理论第25-26页
     ·“增长极”理论第26-27页
     ·“点轴”开发理论第27页
     ·“田园城市”理论第27-28页
     ·“有机疏散”理论第28页
     ·紧凑城市理论第28-30页
3 研究区整体概况第30-38页
   ·研究时空范围及数据来源第30-32页
     ·研究区时空范围第30-31页
     ·数据来源第31-32页
   ·市域基本概况第32-34页
     ·行政区划第32页
     ·自然环境第32页
     ·历史地名第32-33页
     ·社会经济第33页
     ·交通运输第33-34页
   ·城市规划梳理第34-38页
     ·合肥历年城市总体规划梳理第34-38页
4 合肥市空间扩展测度分析第38-44页
   ·研究区间内演化分析第38-40页
     ·空间扩展速度、强度测度分析第38-39页
     ·空间形态测度分析第39-40页
   ·建成区弹性指数分析第40-43页
   ·空间扩展差异性分析第43-44页
5 合肥市空间扩展动力分析第44-55页
   ·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的动力因素第44-47页
     ·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核心动力第44-45页
     ·人口增长提升城市空间扩展的支撑力量第45页
     ·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引导空间形态扩展第45-46页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第46页
     ·政策体制规范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第46-47页
   ·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的制约因素第47-49页
     ·自然因素成为制约扩展首要因素第47页
     ·生态环境限制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第47-48页
     ·行政壁垒干预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第48页
     ·重复建设制约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第48-49页
   ·合肥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趋势第49-52页
     ·城市空间拓展模式的选择第49-51页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第51-52页
     ·城市空间结构的新型重塑第52页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的对策第52-55页
     ·确立可持续有限发展的理念思路第53-54页
     ·避免粗放式蔓延注重内涵式更新第54页
     ·适度调整且合理规范的分散扩展第54-55页
6 结论、不足与展望第55-58页
   ·结论第55-56页
   ·不足第56页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黄河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即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优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