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机制与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一、 绪论第9-19页
 (一) 研究背景及价值第9-11页
  1. 研究背景第9-10页
  2. 研究价值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第11-16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3. 文献评述第16页
 (三)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1. 研究内容第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 相关概念界定第17页
  1. 国际收支第17页
  2. 国际收支失衡第17页
  3.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第17页
 (五) 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8-19页
二、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及影响分析第19-28页
 (一) 经常项目失衡及特征分析第19-22页
  1. 经常项目演变情况第19-20页
  2. 经常项目特征分析第20-22页
 (二) 资本与金融项目失衡及特征分析第22-24页
  1. 资本与金融项目演变情况第22-23页
  2. 资本与金融项目特征分析第23-24页
 (三)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第24-28页
  1. 对内部经济产生的影响第24-26页
  2. 对外部经济产生的影响第26-28页
三、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分析第28-32页
 (一) 经常项目失衡分析第28-29页
  1. 储蓄投资失衡第28-29页
  2. 出口导向型战略第29页
  3. 其他因素第29页
 (二) 资本与金融项目失衡分析第29-32页
  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第29-30页
  2. 外商直接投资有余,对外投资不足第30-31页
  3. 外汇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第31页
  4. 对国际游资监管力度不够第31-32页
四、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及政策分析第32-41页
 (一)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第32-34页
  1. 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第32-33页
  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第33页
  3. 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第33-34页
  4. 自动调节机制适用性分析第34页
 (二) 国际收支政策调节机制第34-38页
  1. 基于弹性分析论的调节机制第35页
  2. 基于吸收分析法的调节机制第35页
  3. 基于货币分析法的调节机制第35-36页
  4. 基于结构论的调节机制第36页
  5. 政策调节机制适用性分析第36-38页
 (三)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模型第38-41页
  1. 蒙代尔政策搭配模型第38-39页
  2. 支出增减政策分析第39-40页
  3. 支出转换政策分析第40-41页
五、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第41-48页
 (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调节国际收支第41-42页
  1. 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平衡第41-42页
  2.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平衡第42页
 (二) 需求调节政策第42-43页
  1. 运用支出增减政策调节第42-43页
  2. 运用支出转换政策调节第43页
 (三) 供给调节政策第43-45页
  1. 调整出口导向战略第44页
  2. 变粗放型出口为质量增长型出口第44-45页
 (四)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第45-46页
  1. 保持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第45页
  2. 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第45页
  3. 健全和完善外汇交易市场第45-46页
 (五)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合作第46页
 (六) 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创业板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