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5页 |
·苹果枝干轮纹病概述 | 第11-13页 |
·病原菌 | 第11页 |
·发病规律 | 第11-12页 |
·轮纹病遗传规律 | 第12页 |
·不同品种抗轮纹病的差异 | 第12页 |
·防治现状 | 第12-13页 |
·病原菌与寄主植株互相作用机理 | 第13-19页 |
·病原菌致病机理 | 第13-14页 |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 第14-15页 |
·抗病生化因子 | 第15-18页 |
·抗病结构因子 | 第18-19页 |
·苹果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苹果多酚成分 | 第19页 |
·苹果多酚的功能活性 | 第19-21页 |
·提取方法 | 第21页 |
·分子标记 | 第21-24页 |
·分子标记种类及其应用 | 第21-23页 |
·分子标记在苹果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苹果枝干轮纹病与抗性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 第25-5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菌种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主要方法 | 第26-30页 |
·PDA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6页 |
·菌种纯化及保存 | 第26页 |
·接种处理 | 第26页 |
·抗感植株筛选 | 第26-27页 |
·采样方法 | 第27页 |
·苹果叶及枝条中总酚物质及酶液的提取 | 第27-29页 |
·总酚含量及防御酶活性测定 | 第29-30页 |
·抑菌试验 | 第30页 |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结果 | 第30-51页 |
·总酚提取条件 | 第30-31页 |
·总酚测定(FC 法)标准曲线 | 第31-32页 |
·自然条件下抗性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32-35页 |
·接种处理后苹果枝条酚类物质与抵抗轮纹病菌的关系 | 第35-39页 |
·接种处理后苹果枝条 POD 酶活性与抵抗轮纹病菌的关系 | 第39-43页 |
·接种处理后苹果枝条 PPO 酶活性与抵抗轮纹病菌的关系 | 第43-46页 |
·接种处理后苹果枝条 PAL 酶活性与抵抗轮纹病菌的关系 | 第46-49页 |
·在离体条件下多酚类抗性物质对轮纹病菌的抑菌作用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利用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筛选苹果轮纹病抗病标记 | 第53-6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3-54页 |
·供试材料 | 第53页 |
·主要试剂 | 第53-54页 |
·仪器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60页 |
·分离群体构建 | 第54页 |
·BSA 法建池 | 第54页 |
·DNA 的提取与浓度测定 | 第54-55页 |
·酶切连接 | 第55-56页 |
·预扩增 | 第56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56-57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7-60页 |
·结果 | 第60-65页 |
·引物筛选 | 第60-61页 |
·与轮纹病抗性相关 AFLP 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 | 第61-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