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盈余管理、投资者预期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31页 |
·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 | 第14-19页 |
·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股权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股权激励的相关文献 | 第17-19页 |
·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19-23页 |
·盈余管理的基础概念 | 第19-20页 |
·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 | 第20-23页 |
·预期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23-27页 |
·投资预期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凯恩斯之前的预期理论 | 第24页 |
·凯恩斯关于预期的理论 | 第24-25页 |
·外推性预期理论和适应性预期理论 | 第25-26页 |
·理性预期理论 | 第26-27页 |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综述 | 第27-29页 |
·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 第27-28页 |
·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 第28-29页 |
·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或不相关 | 第29页 |
·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方向的影响 | 第29页 |
·盈余管理和投资者预期的相关性综述 | 第29-31页 |
·股权激励与投资者预期的相关性综述 | 第31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31-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33页 |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计 | 第33-38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3-35页 |
·模型设计 | 第35-38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8-47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8-40页 |
·相关性测试 | 第40-42页 |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42-43页 |
·盈余管理与投资者预期的关系 | 第43-45页 |
·股权激励与投资者预期的关系 | 第45-47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 | 第47-52页 |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政策建议 | 第47-52页 |
·加强对公司治理、内控制度的监管和评价 | 第48页 |
·制定股权激励要素的确定标准 | 第48页 |
·企业家要市场化 | 第48-49页 |
·引入“报酬返还义务” | 第49页 |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第49页 |
·建立完善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体系 | 第49-50页 |
·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要求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