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思想建设论文--党的宣传工作论文

党报宗教报道的框架变迁研究--以《西藏日报》(汉文版)1956-2013年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及分析第9-13页
  一、 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 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3页
 第二节 宗教报道的界定、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难点第13-16页
  一、 对宗教报道的界定第13-14页
  二、 研究问题第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页
  四、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第14-16页
第二章 民主改革之前的宗教报道框架分析(1956——1958 年)第16-26页
 第一节 和平解放西藏与《西藏日报》的创办第16-17页
  一、 和平解放西藏与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第16-17页
  二、 《西藏日报》的创办第17页
 第二节 民主改革之前的宗教报道的内容分析第17-19页
  一、 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两位民族领袖的活动行程以及各种会议讲话第17页
  二、 宗教活动方面的报道第17-18页
  三、 两位活佛与中共中央领导人之间互通书信电报等内容第18-19页
 第三节 民主改革之前的宗教报道的框架建构第19-22页
  一、 藏传佛教是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同盟者的叙述主题第19-20页
  二、 藏传佛教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支持下自由发展的叙述框架第20-22页
 本章附录第22-26页
第三章 民主改革期间的宗教报道框架分析(1959——1965 年)第26-35页
 第一节 西藏民主改革及寺庙改革的实行第26-28页
  一、 西藏噶厦政府发动武装叛乱及民主改革的提前实行第26-27页
  二、 班禅额尔德尼提出的寺庙民主改革建议第27-28页
  三、 西藏自治区的成立第28页
 第二节 宗教报道内容的改变第28-30页
 第三节 民主改革期间的宗教报道框架建构第30-32页
  一、 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反分裂革命话语框架逐渐铺开第30页
  二、 藏传佛教信众的阶级分化和统一战线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并行不悖第30-32页
 本章附录第32-35页
第四章 文革时期《西藏日报》的宗教报道(1966——1976 年)第35-38页
 第一节 “左”倾思想下的西藏工作第35-36页
  一、 从反对右派向“左”倾思想的过渡第35页
  二、 十世班禅《七万言书》的来龙去脉第35-36页
  三、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第36页
 第二节 文革时期《西藏日报》的宗教报道框架第36-38页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日报》宗教报道的框架第38-65页
 第一节 重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的正确性以及对宗教的拨乱(1977——1985年西藏宗教恢复时期)第38-40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下西藏宗教的发展(1986——2013 年西藏宗教正常发展时期)第40-43页
  一、 党中央领导下西藏藏传佛教的重大历史事件第40-41页
  二、 达赖集团制造的一系列分裂活动第41-42页
  三、 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圆寂与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工作第42页
  四、 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范围,宗教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统战话语的提出和成型第42-43页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宗教报道归类第43-48页
  一、 寺庙的修复与文物的归还工作第44页
  二、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第44-45页
  三、 藏传佛教转变观念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第45-46页
  四、 深入揭批达赖集团的分裂意图第46页
  五、 曝光率较高的扎什伦布寺和哲蚌寺第46-47页
  六、 惠民政策惠及僧侣第47-48页
 第四节 西藏宗教报道的框架嬗变第48-54页
  一、 宗教群体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支持者的话语框架的嬗变第48-51页
  二、 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反分裂革命话语的嬗变第51-54页
 本章附录第54-65页
第六章 《西藏日报》宗教报道的框架特点及改进建议第65-72页
 第一节 《西藏日报》宗教报道框架的特点第65-68页
  一、 宗教爱国统一战线话语和反分裂革命话语框架是并立而行又互相作用的基本框架第65-66页
  二、 宗教框架变迁的动因是宗教政策的变化和社会的转型第66-67页
  三、 报道景观化 内容生硬千篇一律第67-68页
  四、 报道浮于表面 有始无终第68页
 第二节 对《西藏日报》宗教报道的改进建议第68-72页
  一、 正确理解宗教文化 对宗教报道脱敏第68-69页
  二、 贴近民族宗教文化实际 写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第69-70页
  三、 解放思想 突破程式化思维第70页
  四、 力求宗教报道平衡 做到融会贯通与收放自如相结合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达波拉杰佛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震后羌族民族认同研究--以南宝山安置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