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波拉杰佛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第二章 达波拉杰生平及思想渊源 | 第15-24页 |
第一节 达波拉杰的生平 | 第15-18页 |
一、 月光童子,得佛授记 | 第15页 |
二、 出身富裕,精通医道 | 第15-16页 |
三、 厌世出家,师从噶当 | 第16页 |
四、 拜师米拉,学修密法 | 第16-17页 |
五、 建寺收徒,创立噶举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达波拉杰佛学思想渊源 | 第18-24页 |
一、 勤学“道次第” | 第18-20页 |
二、 传承“方便道” | 第20-24页 |
第三章 达波拉杰的佛学思想 | 第24-60页 |
第一节 抉择实相的清净见 | 第24-42页 |
一、 如来藏思想 | 第24-30页 |
二、 道次第思想 | 第30-33页 |
三、 心性论 | 第33-36页 |
四、 二谛说 | 第36-38页 |
五、 因果论 | 第38-42页 |
第二节 精进体验的清净修 | 第42-49页 |
一、 冈波四法 | 第42-45页 |
二、 俱生和合大手印教法 | 第45-47页 |
三、 调伏自心 | 第47-49页 |
第三节 断恶修善的清净行 | 第49-56页 |
一、 两种瑜伽和两种誓言 | 第50-51页 |
二、 信与惭 | 第51-52页 |
三、 依止和恭敬上师 | 第52-54页 |
四、 三戒律仪 | 第54-56页 |
第四节 三身圆满的清净果 | 第56-60页 |
一、 心内有果——自性本是大觉佛 | 第56-57页 |
二、 “三身一味”的大乐圣身 | 第57-60页 |
第四章 达波拉杰佛学思想的主要特色 | 第60-65页 |
第一节 圆融性 | 第60-63页 |
一、 显密圆融和渐顿圆融 | 第60-61页 |
二、 如来藏佛性、般若空性、唯识和中观思想的圆融 | 第61-63页 |
第二节 实践性 | 第63页 |
第三节 宽容性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