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高校辅导员的含义及其发展 | 第15-17页 |
·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定位 | 第16页 |
·对高校辅导员的相关政策支持 | 第16-17页 |
·关于教育素质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教育素质的研究 | 第17-19页 |
·教师教育素质的研究 | 第19页 |
·关于高校辅导员索质的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研究 | 第20页 |
·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研究 | 第20-21页 |
·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第21-22页 |
·高校人力资本的研究 | 第22-24页 |
·文献述评 | 第24-2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5-32页 |
·研究框架设计 | 第25-27页 |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抽样设计与调查方法 | 第27-31页 |
·开放性问卷的编制与抽样设计 | 第27-29页 |
·预测试问卷的论证与抽样设计 | 第29-30页 |
·正式问卷的论证与抽样设计 | 第30-31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4 实证资料分析 | 第32-44页 |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32-34页 |
·信度和效度检验概述 | 第32页 |
·问卷的信度 | 第32-33页 |
·问卷的效度 | 第33-34页 |
·因子分析的结果概述 | 第34-38页 |
·一阶因子分析结果 | 第34-37页 |
·二阶因子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教育素质构成模块分析 | 第38-4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人口学变量与高校辅导员教育素质关系分析 | 第39-40页 |
·教育素质养成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4页 |
·高校辅导员教育素质与身体自我问卷的相关分析 | 第41页 |
·人力资本投资的各项内容对高校辅导员教育素质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41-44页 |
5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教育素质养成的对策思考 | 第44-46页 |
·建立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 | 第44-45页 |
·为辅导员岗位调动提供机会,满足人才流动需要 | 第45页 |
·建立完善的进修及学习管理机制 | 第45页 |
·提高医疗保健投资力度,解决辅导员后顾之忧 | 第45-46页 |
6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7页 |
附录一: 开放式问卷 | 第51-52页 |
附录二: 预试问卷 | 第52-54页 |
附录三: 正式问卷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