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2章 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23-35页 |
·POS系统组成 | 第23-25页 |
·POS系统硬件 | 第23-25页 |
·POS系统后处理软件 | 第25页 |
·POS系统测量原理 | 第25-31页 |
·GPS测量原理 | 第25-27页 |
·IMU测量原理 | 第27-29页 |
·GPS/IMU组合测量原理 | 第29-31页 |
·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定位模式 | 第31-35页 |
·直接对地目标定位(Direct Georeferencing,DG) | 第31-33页 |
·集成传感器定向(Integrated Sensor Orientation,ISO) | 第33-35页 |
第3章 地形测量坐标系下的POS外方位元素转换 | 第35-57页 |
·坐标系统及其相互转换 | 第36-40页 |
·坐标系统 | 第36-38页 |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38-40页 |
·POS外方位元素的转换 | 第40-48页 |
·POS外方位角元素的转换 | 第40-46页 |
·POS外方位线元素的转换 | 第46-48页 |
·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48-56页 |
·试验资料综述 | 第48-51页 |
·国家地形测量坐标系下POS外方位角元素的转换 | 第51-54页 |
·不同纵坐标轴时POS外方位角元素的转换 | 第54-55页 |
·不同坐标原点时POS外方位角元素的转换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的精度分析 | 第57-78页 |
·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的主要误差源 | 第57-63页 |
·航摄仪内方位元素误差 | 第58-59页 |
·影像外方位元素误差 | 第59-63页 |
·像点坐标量测误差 | 第63页 |
·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的理论精度模型 | 第63-70页 |
·基于点投影系数的直接对地目标定位 | 第63-69页 |
·基于共线条件方程的直接对地目标定位 | 第69-70页 |
·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70-77页 |
·POS测定的影像外方位元素精度 | 第70-71页 |
·POS系统用于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的极限精度 | 第71-72页 |
·POS系统用于两片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的总体精度 | 第72-74页 |
·POS系统用于多片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的总体精度 | 第74-75页 |
·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精度与地形起伏的关系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自检校POS直接对地目标定位 | 第78-99页 |
·POS系统误差检校方法 | 第79-82页 |
·两步法 | 第80-81页 |
·一步法 | 第81-82页 |
·自检校POS直接对地目标定位基本原理 | 第82-85页 |
·像方误差补偿模型 | 第83页 |
·自检校POS直接对地目标定位模型 | 第83-85页 |
·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85-97页 |
·POS直接对地目标定位 | 第85-87页 |
·自检校POS直接对地目标定位 | 第87-92页 |
·两个控制点不同布设方案的自检校POS直接对地目标定位 | 第92-94页 |
·POS影像外方位元素的精化 | 第94-95页 |
·精化后的POS影像外方位元素用于恢复立体模型的上下视差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6章 POS辅助数字表面模型(DSM)的生成 | 第99-111页 |
·POS数据辅助密集点自动量测 | 第99-101页 |
·数字表面模型(DSM) | 第101-107页 |
·DSM的含义及其表达形式 | 第101-102页 |
·DSM的构建方法 | 第102-106页 |
·DSM的精度评定与内插方法 | 第106-107页 |
·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111-113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3-11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读博期间参加科研和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