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38页 |
·ESP | 第18-24页 |
·ESP的产生 | 第18-19页 |
·ESP的定义 | 第19-22页 |
·ESP的类型 | 第22-24页 |
·ESP文献综述 | 第24-30页 |
·ESP国外研究 | 第24-27页 |
·ESP国内研究 | 第27-30页 |
·需求分析理论 | 第30-33页 |
·需求分析的产生 | 第30页 |
·需求分析的定义 | 第30-31页 |
·需求分析的分类 | 第31-32页 |
·需求分析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实践的意义 | 第32-33页 |
·需求分析文献综述 | 第33-38页 |
·需求分析国外研究 | 第33-35页 |
·需求分析国内研究 | 第35-38页 |
第3章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商务英语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 | 第38-63页 |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商务英语现状调查说明 | 第38-40页 |
·调查的主要内容 | 第38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 第38-40页 |
·高职民航商务英语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40-63页 |
·学校及课程基本概况 | 第40-41页 |
·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41-43页 |
·学生学习目的与需求分析 | 第43-47页 |
·专门用途英语任教教师情况与需求分析 | 第47-48页 |
·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需求分析 | 第48-54页 |
·教材使用情况与需求分析 | 第54-57页 |
·评价分析 | 第57-59页 |
·教师情况分析 | 第59-61页 |
·用人单位情况分析 | 第61-63页 |
第4章 调查启示及改进对策 | 第63-86页 |
·学生需求分析对策 | 第63-66页 |
·让学生认清其的英语能力和兴趣,为ESP的学习做好准备 | 第63-64页 |
·定期了解学生对于ESP的需求 | 第64-65页 |
·提供学生ESP的真实使用环境 | 第65-66页 |
·教师需求分析对策 | 第66-69页 |
·ESP授课教师的自身合理认识和定位 | 第66-67页 |
·增加英语教师专业培训的机会 | 第67-68页 |
·鼓励与专业教师间的沟通,组织教学团队 | 第68-69页 |
·民航商务英语教材需求分析对策 | 第69-76页 |
·符合需求分析原则 | 第70页 |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大纲 | 第70页 |
·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团队 | 第70-71页 |
·相关性和真实性 | 第71页 |
·实用性和实践性 | 第71-75页 |
·内容形式多样性 | 第75页 |
·前瞻性 | 第75-76页 |
·民航商务英语教学过程和方法需求分析对策 | 第76-79页 |
·以学生需求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 第76-77页 |
·小组讨论、情景演绎为主的情景教学 | 第77-78页 |
·加强专业听说训练 | 第78页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 第78-79页 |
·评价体系需求分析对策 | 第79-83页 |
·多阶段的评价组成 | 第80页 |
·多元化的评价形式 | 第80-81页 |
·多角度的评价主体 | 第81-82页 |
·多方面的评价内容 | 第82-83页 |
·用人单位需求分析对策 | 第83-86页 |
·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 | 第83-84页 |
·定期跟踪调查和访谈 | 第84页 |
·毕业生回校交流 | 第84-8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86-88页 |
·研究的总结 | 第86-87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87页 |
·将来研究的启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1 | 第93-98页 |
附录2 | 第98-99页 |
附录3 | 第99-100页 |
附录4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件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