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性诉求 | 第15-19页 |
一、文化的概念解读 | 第15页 |
二、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 | 第15-16页 |
三、外语教学的文化性的含义 | 第16页 |
四、体现教学文化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 | 第16-17页 |
(一) 教学对象全面发展的要求 | 第16页 |
(二) 教学目标中的文化性要求 | 第16-17页 |
(三) 英语教材本身文化性蕴含的要求 | 第17页 |
(四) 丰富课堂内容的要求 | 第17页 |
五、大学英语凸显文化性的原则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性乏弱的现实表现及归因 | 第19-22页 |
一、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性乏弱的现实表现 | 第19-20页 |
(一) 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常被忽视 | 第19页 |
(二) 学生跨文化交际失误频繁 | 第19-20页 |
(三) 教学评价中未涉及文化因素 | 第20页 |
二、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性乏弱问题的归因 | 第20-22页 |
(一) 教学大纲中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导 | 第20页 |
(二) 教学功利性明显 | 第20-21页 |
(三) 教师和学生文化敏感性缺乏 | 第21页 |
(四) 缺乏文化碰撞实战演练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性的策略 | 第22-28页 |
一、教学大纲的理解与深化 | 第22页 |
二、教材品读、拓展与开发 | 第22页 |
三、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 第22-23页 |
(一) 尊重文化差异,建立平等的文化观 | 第22-23页 |
(二) 提高教师综合文化素养 | 第23页 |
(三) 充分发挥外籍教师作用 | 第23页 |
(四) 重视与文化相关的教研、科研活动 | 第23页 |
(五) 教学经验的总结与交流 | 第23页 |
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 第23-24页 |
(一) 从关注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得文化开始关注文化差异问题 | 第23-24页 |
(二) 主动与外国人交往 | 第24页 |
(三) 培养自身文化敏感性 | 第24页 |
五、丰富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 | 第24-26页 |
(一)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 | 第24页 |
(二) 加强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的宏观比较 | 第24-25页 |
(三) 词汇、语用、语篇、文体等多层面文化微观对比 | 第25页 |
(四) 发掘文学作品中有关文化习俗、背景、价值观等有益文化素材 | 第25页 |
(五) 文化互译教学 | 第25-26页 |
六、课外文化活动 | 第26-28页 |
(一) 文化讲座 | 第26页 |
(二) 关注大众传媒 | 第26页 |
(三) 欣赏文化短片及电影 | 第26-27页 |
(四) 编排与表演戏剧、小品 | 第27页 |
(五) 组织文化沙龙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 | 第31-33页 |
后记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