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猪瘟与猪瘟病毒 | 第12-13页 |
·猪瘟 | 第12页 |
·猪瘟病毒 | 第12-13页 |
·猪瘟病毒的蛋白与功能 | 第13-14页 |
·猪瘟病毒的结构蛋白与功能 | 第13页 |
·猪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与功能 | 第13-14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及其应用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酵母双杂交诱饵重组载体PGBKT7-NS3的构建与鉴定 | 第17-29页 |
·材料 | 第17-19页 |
·病毒,载体和菌株 | 第17页 |
·酶及主要试剂 | 第17页 |
·培养基及其配制 | 第17-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猪瘟病毒NS3基因的扩增 | 第19-21页 |
·提取病毒RNA | 第19-20页 |
·RT-PCR扩增NS3基因 | 第20页 |
·NS3基因的胶回收纯化 | 第20-21页 |
·诱饵质粒pGBKT7-NS3的构建与鉴定 | 第21-23页 |
·RT-PCR产物与诱饵载体的双酶切 | 第21-22页 |
·重组质粒的连接 | 第22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培养以及提取质粒鉴定 | 第22-23页 |
·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诱饵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及鉴定 | 第23页 |
·诱饵载体pGBKT7-NS3毒性和自激活性的检测 | 第23页 |
·Western blot验证验证诱饵载体在酵母中的表达 | 第23-24页 |
·实验结果 | 第24-28页 |
·猪瘟病毒NS3基因的RT-PCR扩增 | 第24页 |
·诱饵载体pGBKT7-NS3的双酶切分析 | 第24-25页 |
·诱饵载体pGBKT7-NS3的毒性和自激活性检测分析 | 第25-26页 |
·诱饵载体pGBKT7-NS3的表达鉴定 | 第26-28页 |
·酵母蛋白的提取 | 第26页 |
·Western blot验证验证诱饵载体在酵母中的表达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利用SMART技术构建猪血管内皮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 第29-34页 |
·材料 | 第29页 |
·酶及主要试剂 | 第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mRNA的分离纯化 | 第29-30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0页 |
·LD-PCR合成双链cDNA | 第30页 |
·双链cDNA的纯化 | 第30-31页 |
·文库的构建和收获 | 第31页 |
·文库的质量评价 | 第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猪血管内皮细胞总RNA的提取及MRNA的分离纯化 | 第31-32页 |
·双链cDNA文库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2页 |
·文库容量及多态性鉴定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酵母双杂交筛选相互作用蛋白 | 第34-39页 |
·材料 | 第34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培养基配制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酵母的杂交 | 第34-35页 |
·拯救和分离质粒 | 第35页 |
·拯救的文库质粒和诱饵载体共转化Y2H酵母感受态细胞 | 第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37页 |
·文库质粒和诱饵质粒共转化Y2H酵母感受态细胞 | 第35-36页 |
·筛选互作蛋白的功能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五章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验证 | 第39-45页 |
·材料 | 第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抗体和载体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39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39-40页 |
·PCR扩增ATF4基因 | 第40-41页 |
·质粒构建与鉴定 | 第41页 |
·免疫共沉淀验证NS3和ATF4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41-42页 |
·NS3蛋白在细胞中的亚定位 | 第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基因扩增及酶切鉴定 | 第42-43页 |
·免疫共沉淀验证NS3和ATF4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43页 |
·间接免疫荧光观察NS3蛋白在细胞中的共定位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