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布局布线的发展 | 第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7-8页 |
·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论文内容及架构 | 第9-11页 |
第二章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物理特性 | 第11-21页 |
·电容效应 | 第11-12页 |
·延时计算方法 | 第12-15页 |
·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15-19页 |
·产生 SI 问题的原因 | 第15页 |
·串扰的产生原因 | 第15-17页 |
·电源网络设计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后端设计基本流程 | 第21-31页 |
·当今集成电路的发展概况 | 第21页 |
·设计方法学 | 第21页 |
·后端设计基本流程研究 | 第21-30页 |
·数据准备 | 第22-23页 |
·布图规划与布局 | 第23-24页 |
·电源规划 | 第24页 |
·布局 | 第24-25页 |
·时钟树综合 | 第25-27页 |
·布线 | 第27页 |
·可制造性设计 | 第27-29页 |
·物理验证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静态时序分析 | 第31-37页 |
·为什么要进行静态时序分析 | 第31页 |
·静态时序分析的目的 | 第31-32页 |
·静态时序分析的几个重要概念 | 第32-35页 |
·时序路径类型 | 第32页 |
·建立时间与保持时间 | 第32-33页 |
·建立时间与保持时间的时序违反 | 第33-34页 |
·时序分析的几个概念 | 第34-35页 |
·以 R2R 路径为例进行时序分析 | 第35页 |
·时序优化 | 第35-36页 |
·引起时序违反的原因 | 第35-36页 |
·时序违反的解决方案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于 SoC Encounter 的后端布局设计和布线方法研究 | 第37-55页 |
·开发环境介绍 | 第37页 |
·基于 SoC Encounter 的后端布局设计和布线方法研究 | 第37-54页 |
·布图规划 | 第37-38页 |
·电源规划 | 第38-39页 |
·放置标准单元 | 第39-40页 |
·时钟树综合 | 第40-46页 |
·布线 | 第46-48页 |
·静态时序分析 | 第48-51页 |
·布线后添加填充物和填充金属 | 第51-53页 |
·物理验证和寄生参数提取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