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铝-铜异种金属的焊接性 | 第13-14页 |
·异种金属的焊接性 | 第13页 |
·铝-铜异种金属的焊接性 | 第13-14页 |
·搅拌摩擦焊的简介 | 第14-21页 |
·搅拌摩擦焊的原理 | 第14-15页 |
·搅拌摩擦焊的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搅拌摩擦焊接头典型组织 | 第16-18页 |
·搅拌摩擦焊的应用 | 第18-21页 |
·搅拌摩擦焊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搅拌摩擦焊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21页 |
·铝-铜异种金属的搅拌摩擦焊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25-33页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5-28页 |
·实验所需材料 | 第25页 |
·搅拌摩擦焊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实验所用搅拌头设计 | 第26-27页 |
·实验其他设备 | 第27-28页 |
·搅拌摩擦焊的工艺实验 | 第28-30页 |
·铝铜异种金属搭接接头的搅拌摩擦焊 | 第28-30页 |
·试样的制取 | 第30页 |
·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 第30-33页 |
·接头表面宏观形貌 | 第30页 |
·焊缝界面宏观、微观组织分析 | 第30-31页 |
·焊缝界面物相分析 | 第31页 |
·焊缝横截面显微硬度分析 | 第31页 |
·焊缝抗剪切力学性能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铝-铜异种金属材料搅拌摩擦焊搭接工艺与焊缝成形 | 第33-53页 |
·焊接实验工艺窗口的建立 | 第33-36页 |
·铜置于上层的实验工艺参数选择 | 第33-35页 |
·铝置于上层的实验工艺参数选择 | 第35-36页 |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外观形貌的影响 | 第36-39页 |
·铜板为上层板的焊缝外观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铝板为上层板的焊缝外观形貌的影 | 第37-39页 |
·搭接接头组织分析 | 第39-45页 |
·铜板作为上层板接头横截面金相组织分析 | 第39-42页 |
·铝板作为上层板接头横截面金相组织分析 | 第42-45页 |
·搭接界面 HOOK 钩的产生 | 第45-46页 |
·双道焊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选择 | 第46-48页 |
·双道焊表面宏观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双道焊搭接接头横截面组织分析 | 第49-52页 |
·双道焊搭接横截面宏观形貌 | 第49-50页 |
·双道焊搭接横截面微观组织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铝-铜异种金属 FSW 搭接接头界面行为及连接机制 | 第53-64页 |
·FSW 搭接接头界面组织研究 | 第53-56页 |
·焊缝界面钩状“自锁紧”组织 | 第53页 |
·铝-铜界面“交互组织”形貌 | 第53-55页 |
·铝-铜界面“交互组织”形成机制 | 第55-56页 |
·搭接接头界面物相分析 | 第56-59页 |
·接头连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抑制 | 第59-62页 |
·焊接热输入对连接界面结构影响 | 第59-61页 |
·接头界面共晶相产生机制及其避免 | 第61-62页 |
·搭接接头界面连接机制 | 第62-63页 |
·界面连接机制宏观尺度分析 | 第62页 |
·界面连接机制微观尺度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铝-铜异种金属材料 FSW 搭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第64-78页 |
·铝铜 FSW 搭接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第64-68页 |
·铜板为上层板搭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64-65页 |
·铝板为上层板搭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65-67页 |
·双道焊搭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67-68页 |
·铜板作为上层板搭接接头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分析 | 第68-72页 |
·铜板为上层板搭接接头抗剪切性能分析 | 第69-71页 |
·铜板为上层板搭接接头断口形貌分析 | 第71-72页 |
·铝板作为上层板搭接接头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分析 | 第72-77页 |
·铝板为上层板搭接接头抗剪性能分析 | 第72-75页 |
·铝板为上层板搭接接头断口形貌分析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