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语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2-13页 |
·C_3和C_4途径光合比较 | 第13页 |
·产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第13-14页 |
·C_4途径pepc基因转C_3植物的研究 | 第14-16页 |
·C_4途径pepc基因转C_3植物的光合生理研究 | 第16-17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研究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田间条件下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小麦PEPC酶活性的表现 | 第20-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供试材料与种植方式 | 第20页 |
·酶液提取 | 第20-21页 |
·测定原理 | 第21页 |
·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抽穗期转基因株系PEPC酶活性的变化 | 第22页 |
·开花期转基因株系PEPC酶活性的变化 | 第22-23页 |
·花后五天转基因株系PEPC酶活性的变化 | 第23页 |
·花后十天转基因株系PEPC酶活性的变化 | 第23-24页 |
·花后十五天转基因株系PEPC酶活性的变化 | 第24-25页 |
·花后二十天转基因株系PEPC酶活性的变化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田间条件下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小麦群体光合速率的表现 | 第26-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供试材料与种植方式 | 第26页 |
·转基因小麦群体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田间条件下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小麦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表现 | 第40-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供试材料与种植方式 | 第40页 |
·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 | 第40-41页 |
·光化学淬灭系数qP | 第41-42页 |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 | 第42页 |
·实际量子效率ΦPSII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田间条件下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小麦群体产量的变现 | 第44-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供试材料与种植方法 | 第44页 |
·测定项目 | 第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讨论与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第46-48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全文总结 | 第47页 |
·创新点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