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人民调解—功能与再定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53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第14-16页
  一、研究缘起第14-15页
  二、研究价值第15-16页
 第二节 文献析评第16-34页
  一、社会治理研究述评第16-20页
  二、人民调解研究的文献析评第20-26页
  三、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述评第26-34页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阐释第34-46页
  一、社会治理第34-35页
  二、纠纷解决与纠纷解决机制第35-38页
  三、人民调解第38-46页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第46-53页
  一、论文结构第46-49页
  二、研究方法第49-53页
第二章 人民调解的历史探源与原初社会治理功能第53-94页
 第一节 结构与位置:作为社会治理机制的调解第53-62页
  一、司法在社会治理机制中的角色与位置第53-55页
  二、行政在社会治理机制中的角色与位置第55-56页
  三、调解在社会治理机制中的角色与位置第56-62页
 第二节 历史探源:对传统民间调解社会治理功能的考察第62-66页
  一、传统民间调解的基本类型第62-63页
  二、传统民间调解制度的特点第63-64页
  三、传统民间调解的功能第64-66页
 第三节 人民调解的原初制度功能第66-88页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创立与发展第66-73页
  二、人民调解的原初制度功能第73-88页
 第四节 关于调解原初治理功能的析评第88-94页
  一、人民调解与传统调解治理功能的差异第89-92页
  二、人民调解各治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第92-94页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调解治理功能的实现条件及其变化第94-122页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人民调解治理功能的实现条件第94-109页
  一、人民调解纠纷解决功能发挥作用的条件第94-97页
  二、人民调解司法补充功能发挥作用的条件第97-100页
  三、人民调解基层整合功能发挥作用的条件第100-104页
  四、人民调解社会动员功能发挥作用的条件第104-109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人民调解制度效用面临的挑战第109-122页
  一、改革开放后人民调解的曲折发展第109-112页
  二、制度效用弱化的背后: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第112-122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人民调解治理功能的重新定位第122-192页
 第一节 人民调解纠纷化解功能的再审视第122-135页
  一、人民调解发挥纠纷化解功能存在的障碍第123-126页
  二、新时期人民调解纠纷化解功能的现实价值第126-133页
  三、人民调解纠纷化解功能的再定位第133-135页
 第二节 人民调解司法补充功能的再审视第135-145页
  一、人民调解发挥司法补充功能面临的客观条件第135-143页
  二、新时期人民调解司法补充功能的现实价值第143-144页
  三、关于人民调解司法补充功能的再定位第144-145页
 第三节 人民调解社会整合功能的再审视第145-176页
  一、人民调解的基层实践与发挥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障碍第145-171页
  二、新时期人民调解社会整合功能的现实价值第171-175页
  三、关于人民调解社会整合功能的再定位第175-176页
 第四节 人民调解社会动员功能的再审视第176-184页
  一、人民调解发挥社会动员功能面临的障碍第176-179页
  二、新时期人民调解社会动员功能的现实价值第179-183页
  三、关于人民调解社会动员功能的再审视第183-184页
 第五节 内卷化的人民调解:待突破的制度调适模式第184-192页
  一、关于内卷化的理解第184-186页
  二、人民调解制度内卷化的表现第186-189页
  三、人民调解制度内卷化的本质第189-192页
第五章 实现人民调解新功能定位的现实路径第192-231页
 第一节 合作式治理:人民调解制度的整体再设计第192-214页
  一、反思:社区研究中两个关注的缺失第193-195页
  二、启示与借鉴:作为“合作治理”的西方调解第195-198页
  三、人民调解在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位置调适第198-208页
  四、“公民”的培养:开拓人民调解另一新的治理功能第208-214页
 第二节 实现人民调解再定位治理功能的路径第214-231页
  一、个体培养功能的实现路径第214-219页
  二、纠纷化解功能的实现路径第219-226页
  三、社区整合功能的实现路径第226-231页
结论第231-239页
参考文献第239-266页
致谢第266-268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68-269页

论文共2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采购制度创制研究
下一篇:学科研究视域中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整合与范式转换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