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范畴 | 第12-20页 |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基础理论 | 第12-14页 |
·企业本质与产权理论 | 第12-1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16-20页 |
·国有企业的界定 | 第16-17页 |
·竞争性国有企业的界定 | 第17-19页 |
·经营者监管模式 | 第19-20页 |
3 经营者监管模式:比较分析 | 第20-24页 |
·国外主要经营者监管模式 | 第20-23页 |
·美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 | 第20页 |
·新加坡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 | 第20-21页 |
·德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 | 第21-22页 |
·日本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 | 第22-23页 |
·国外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的经验和启示 | 第23-24页 |
4 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的历史发展 | 第24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监管 | 第26-28页 |
·财务总监制对经营者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外部监管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5 经营者监管的现状调查与实证研究 | 第31-43页 |
·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问题现状调查 | 第31-34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1页 |
·样本描述分析 | 第31-33页 |
·统计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实证研究:经营者监管与企业绩效 | 第34-43页 |
·研究设计与假设 | 第34页 |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 第34-36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36-39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6 北京市属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的优化设计 | 第43-52页 |
·北京市属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的优化原则 | 第43-44页 |
·北京市属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的优化思路 | 第44-47页 |
·对国有资产实行法制化管理,推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 | 第44页 |
·构建多方位的监管组织体系,实现监管主体相互协调 | 第44-45页 |
·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监管制衡控制 | 第45页 |
·完善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45-47页 |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经营者职业修养 | 第47页 |
·北京市属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的优化设计 | 第47-49页 |
·两层次经营者监管模式 | 第47-48页 |
·多方位经营者监管模式 | 第48-49页 |
·完善北京市属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模式的政策措施 | 第49-52页 |
·改进北京市属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聘机制 | 第49-50页 |
·建立北京市属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 | 第50页 |
·优化股东、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管制衡机制 | 第50页 |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 第50-52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相关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调研问卷 | 第59-6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