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 价值与价值观念 | 第16-27页 |
·价值及其主体性原则的发展 | 第16-19页 |
·价值抽象主体性的确立及发展 | 第17-18页 |
·价值具体主体性的生成 | 第18-19页 |
·唯物主义实践观与价值问题 | 第19-22页 |
·唯物主义实践观 | 第20-21页 |
·实践的思维方式 | 第21-22页 |
·价值观念 | 第22-27页 |
·何为价值观念 | 第22-24页 |
·价值观念的特性 | 第24-27页 |
2 价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第27-36页 |
·价值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 | 第27-32页 |
·价值普遍主义及其批判 | 第28-30页 |
·价值特殊主义及其批判 | 第30-32页 |
·“两极对立”的扬弃 | 第32-36页 |
·价值的主体特性 | 第32-33页 |
·价值普遍性的限度 | 第33-36页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第36-50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历史基础 | 第36-40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 第36-38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 第38-40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 | 第40-43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性 | 第40-42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阶段性 | 第42-43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 | 第43-46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 | 第44-45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 | 第45-46页 |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启示 | 第46-50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 | 第46-47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途径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