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引言 | 第10-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二、教育冷暴力内涵解读 | 第17-26页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二) 教育冷暴力的类型划分 | 第19-22页 |
(三) 相关概念辨析 | 第22-26页 |
三、五年级学生对教育冷暴力的心理感受及认识 | 第26-43页 |
(一) 调查总体过程 | 第26-27页 |
(二) 学生对教育冷暴力的心理倾向 | 第27-33页 |
(三) 教师实施各类冷暴力的次数排序及学生对各类冷暴力的反感度排序 | 第33-34页 |
(四) 学生受到冷暴力后的归因及目的分析 | 第34-37页 |
(五) 冷暴力对学生产生的后果分析 | 第37-42页 |
(六) 五年级学生对教育冷暴力的内心认识与实际接受间的差异 | 第42-43页 |
四、教育冷暴力对学生的危害 | 第43-47页 |
(一) 冷暴力易使受教育者形成不良性格,导致心理问题 | 第43-44页 |
(二) 冷暴力易使师生关系紧张,使其产生感情上的鸿沟 | 第44-45页 |
(三) 冷暴力会使学生学习倦怠,产生厌学情绪 | 第45-46页 |
(四) 阻碍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 | 第46-47页 |
五、教育冷暴力发生的原因 | 第47-53页 |
(一) 功利性教育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 | 第47-48页 |
(二) 学法意识淡薄,缺少监督机制 | 第48-49页 |
(三) 教师的原因 | 第49-50页 |
(四) 学生的原因 | 第50-51页 |
(五) 家长的原因 | 第51-53页 |
六、解决教育冷暴力的对策 | 第53-58页 |
(一) 加强教师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第53-54页 |
(二) 家长努力建立民主型家庭 | 第54-56页 |
(三) 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育惩罚监督机制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页 |